癲癇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組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所致的突發的、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常常呈反復發作,根據神經元的部位及放電擴散的范圍,但你知道癲癇與非癲癇性疾病的鑒別嗎。
癲癇與非癲癇性疾病的鑒別
鑒別診斷之前,首先應區別癲癇與癇性發作之不同。
1、癲癇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組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所致的突發的、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常常呈反復發作,根據神經元的部位及放電擴散的范圍,功能失常可表現為運動、感覺、意識、行為、認知和自主神經等不同障礙,或兼而有之。過度放電是各種癲癇發作臨床表現的基礎,反復發作是其特定的特征,無反復、過度放電表現均屬非癲癇灶。
2、癇性發作是指每次發作或每種發作的短暫過程,患者可有一種或幾種癇性發作。由于某些原因如缺氧、缺鈣、低血糖或高血糖、尿毒癥和子癇等導致的一過性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腦功能暫時失調而產生的單次發作,稱一次癇性發作。正常人由于感冒、發熱、電解質失調、過量、長期飲酒的戒斷、缺睡、失眠和心理壓力等,有時也會引起單次發作,上述情況都不能診斷為癲癇。癇性發作與脊髓神經元興奮所致的脊髓肌陣攣及偏頭痛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引起的一過性偏癱最重要的鑒別點也在于前者為大腦神經元的陣發性異常放電。
與非癲癇性疾病的鑒別
必須注意非癲癇性疾患被誤診為癲癇發作的情況:如新生兒時期正常小兒可以出現的顫動,非驚厥性呼吸暫停;嬰兒時期出現的屏氣發作,非癲癇性強直性發作;嬰幼兒時期女孩常見的情感性交叉擦腿動作(男孩也可見到),幼兒及學齡期小兒的暈厥、陣發性腹痛、頭痛、多發性抽動癥、睡眠肌陣攣、睡眠障礙、發作性睡病、運動誘發性肌張力不全、癔病、精神障礙及其他一些有發作特點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