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的病因頗為復雜,至今為止尚未完全闡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異位性皮炎的呢?
該病原因之一遺傳性過敏體質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員對某些體內外物質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
據統計表明:雙親皆有“異位性”表現者約70%后代也可呈“異位性”;若父母中僅一方見“異位性”則子女大致半數可見有“異位性”;然而在“異位性”病人中還有40%的父母未發現“異位性”。
本病的變應原以食物,特別是蛋白質食品尤為常見。
另外,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各種物質,如屋塵、花粉、動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視。通常認為嬰兒期似乎是以食物過敏為主,而兒童期后卻對吸入物過敏居多。
除上述以外,季節氣候變化、精神緊張、強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劇。
無論國內國外的報道都表明異位性皮炎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工業化發達國家發病率高于發展中國家,異位性皮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工業發達的國家與地區兒童患病率為20%,英國患病率近50年增長3倍,美國曾預測,到2009年異位性皮炎發病人數將達到2200萬。在我國,6-20歲異位性皮炎患病率為0.7%,占皮膚科兒童就診患者的30%,城市患病率為1.1%,農村為0.73%。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曾對國內10多個大城市的特應性皮炎發病率進行調查,結果顯示:0-6歲兒童發病率為3%,受困擾者高達230萬人-300萬人,此病正在成為公共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