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的發病率約為3%~6%,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驚厥發作是由于腦神經元異常過度同步放電所產生的突發性、一過性的行為改變,包括意識、運動、感覺、情感和認知等方面的短暫異常,其類型很多,診斷方法主要依據影像檢查、實驗室檢查、腦電圖檢查、病史和抗癲癇藥物的有效改善為依據。
1、腦電圖
不論任何一種癲癇,在發作時均伴有腦部的癇性放電,但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常規頭皮腦電圖不一定都能記錄到,而在發作間歇期即使再結合誘發試驗、24小時連續描記等,其總的陽性率也只在80%~90%左右。
所以,臨床上診斷時一定要結合病史體檢和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不能因為腦電圖呈陰性就否認是癲癇,當然沒有臨床表現而腦電圖呈陽性者,也是不能確診的。只要臨床表現是典型的,一般都可予以診斷,同時注意加強對腦電圖的檢查。
2、準確的病史和體征
3、抗癲癇藥物的效應
一般情況下,只要臨床診斷是正確的,選擇的藥物是準確的,使用的量是合適的,服用的方法是合理的,都會收到滿意的效果,所以從一定的意義上講,藥物的效果也是判定診斷正確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4、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
癲癇一旦確診,應盡快接受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治療癲癇應根據其病情、發作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