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成年女性中32%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激素分泌不穩定,生育多胎、產后休息不足等因素都可誘發此病。尿失禁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
癥狀表現為咳嗽、噴嚏、大笑等腹壓增加時不自主溢尿。體征是腹壓增加時,能觀測到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流出。尿動力學檢查表現為充盈性膀胱測壓時,在腹壓增加而無逼尿肌收縮的情況下出現不隨意漏尿。
壓力小尿失禁的預防方法
1.普及教育
壓力性尿失禁是女性高發病,首先應提高公眾意識,增加該病的了解和認識,早期發現,早期處理,將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醫務人員則應進一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廣泛宣傳并提高診治水平。
2.心理輔導
對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還應注意心理輔導,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本病的發病情況及主要危害,解除其心理壓力。
3.避免危險因素
據尿失禁的常見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家族中有尿失禁發生史、肥胖、吸煙、高強度體力運動以及多次生育史者,如出現尿失禁,應評估生活習慣與尿失禁發生的可能相關關系,并據此減少對易感因素的接觸機會。
4.產后及妊娠期間的盆底肌訓練
產后及妊娠期間行盆底肌訓練,可有效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時機:妊娠20周起至產后6個月間。
方法:每天進行大于或等于28次盆底肌收縮,訓練最好在醫生的督促指導下進行。每次包括2~6秒收縮/2~6秒舒張×10~15次。
5.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
以積極平和的心態,笑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敗、壓力和煩惱,學會自己調節心境和情緒。
6.防止尿道感染
養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紙的習慣,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溫開水洗凈外陰,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陰。若性交后發生尿痛、尿頻,可服抗尿路感染藥物3~5天,在炎癥初期快速治愈。
7.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
研究證明,更年期絕經后的婦女繼續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能明顯延緩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變,降低壓力性尿失禁發生率,同時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8.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
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都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應積極治療這些慢性疾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盆底肌群鍛煉。最簡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寢平臥后,各做45~100次緊縮肛門和上提肛門活動,可以明顯改善尿失禁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