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是由痔外靜脈叢擴大曲張,或痔外靜脈叢破裂,或反復發生炎癥纖維組織增生而成的疾病。
本病多發生在齒線以下。其特點是:自覺肛門墜脹、疼痛、有異物感。根據發病性質的不同,又分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結締組織性外痔等。
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于排便用力努掙,或肛門裂傷,或內痔反復脫垂,致使邪毒外侵,氣血不運,筋脈瘀阻;或濕熱下注,阻塞脈絡,氣滯血瘀而成。
診斷
1.結締組織外痔
患者僅感覺肛門有異物感,或便后不易清潔,因分泌物刺激或糞便積存可有肛門潮濕、瘙癢;多無疼痛,不出血,如繼發炎癥因痔核腫脹,自覺疼痛。檢查見肛門緣處讓贅生皮瓣,逐漸增大,質地柔軟。若發生在截石位6、12點處的,多為肛裂引起;發生在截石位3、7、11點處的,多為內痔引起;呈環狀或花冠狀者多為經產婦。
2.靜脈曲張性外痔
由齒線以下的痔外靜脈叢擴大曲張而成,初期僅感覺肛門部墜脹不適,一般無疼痛。檢查可見局部有橢圓或長條形的隆起,觸之質軟,呈暗紫色,按摩或便后腫物體積變小、變軟。
3.血栓性外痔
外傷或排便用力后,突然發生肛門局部劇烈疼痛,檢查可見肛門緣皮下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包塊,色紫暗,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排便、活動、行走甚則咳嗽等使疼痛加劇。多見于齒線下膀胱截石位3、9點處,好發于中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