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一般在3歲前就可以確診。權威數據表明,每1000個新生兒中約有6個患先天性心臟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估計我國每年有15萬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出生。在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中,室間隔缺損(左右心室間出現“漏洞”)、房間隔缺損(左右心房間有“漏洞”)、動脈導管未閉和肺動脈瓣狹窄是臨床最常見的幾種先天性心內畸形。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小兒心外科李小波
由于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早期無特異性的臨床癥狀,因而早期發現有時很困難。但像以上幾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如長期得不到糾正會引起肺動脈高壓,最終可以導致心臟衰竭。
有些患兒在出生約40天左右就可以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然而患兒什么年齡段是手術治療最佳時期?手術有沒有完全治愈的可能?這些問題總是讓很多新生兒父母苦惱不堪,很多父母通常會覺得孩子太小,等長大一點再接受治療,由此甚至錯過了孩子手術的最佳時期。
那么,先天性心臟病到底什么時候治療最為合適?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小兒心臟病中心主任張偉表示,先天性心臟病要及時發現,及早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對于簡單的先心病,年齡在3歲左右、體重在5~8公斤之間,可以根據以上原則盡早治療,但重癥、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在嬰幼兒甚至剛出生時即接受治療。
目前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方式有內科介入手術和外科手術等方法可選擇。對于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通過介入技術置入封塞器就能根治,患者術后一兩天就可出院;對于復雜先心病,則需通過外科手術,如今手術的成功率已經在99%以上。所以說,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是可以根治的。目前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小兒心臟病中心就能開展各種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手術和外科手術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