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剛才談到了胃癌是一個貧困病,造成它發生的有哪些主要因素呢?
王成鋒:胃癌的確切因素并不十分清楚。研究發現,飲食因素:使用發酵或霉變的食物、高鹽食品、吸煙,另外胃癌家族史、胃良性疾病如胃潰瘍、良性息肉等均為胃癌的高危因素。
主持人:哪些胃脘部的不適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病變呢?
王成鋒:從癥狀來講,胃癌沒有一個特異的癥狀,胃炎、肝炎等這些常見的疾病,跟胃癌的癥狀基本一致的,從癥狀很難鑒別胃癌。
到晚期以后,胃癌除了常說的腹部癥狀,還會有消瘦,這是惡性腫瘤的表現。也就是說,一旦出現消瘦,病情就處于中晚期了。從癥狀來鑒別腫瘤,不管從哪個腫瘤,都不容易早期發現。
對于胃癌的早期發現,國際通行的是胃鏡檢查。比如日本是胃癌高發區,在全世界排第一。日本是搞普查,超過40歲以上一年普查一次。日本的胃癌治療效果比中國好很多,早期胃癌非常多,他們就是用胃鏡來普查,胃鏡下去以后,如果發現一個地方有問題,咬小米粒那么大一塊組織,病理報告如果是胃癌就明確診斷。
但是這在中國就很難做到。一是大家覺得做胃鏡比較痛苦,第二中國人口基數又特別大,普查在中國是達不到的。
在我們醫院有一個檢查胃癌的辦法就是隱血珠,我們醫院普查了很多病例,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大家推廣的不是很好。具體的方法就是用一個化學的小球膠囊帶一根線吞到胃里,線放在外面,過一段時間拉出來,如果隱血珠變顏色,說明胃里有出血,這就說明隱血珠陽性,陽性者再做胃鏡。這樣就減少了由于人口眾多給普查所帶來的壓力。
主持人: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胃癌的?
王成鋒:主要針對胃部腫瘤,尤其是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