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可由多種婦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要弄清胎停育的原因,可以通過檢查,掌握四診的全部資料,把辨病和辨證結合起來,作出診斷。那么要如何進行診斷呢?我們看看下面的介紹。
胚胎停止發育主要是由于孕卵異常,絨毛膜退行性變及母體因素而致的孕早期胚胎死亡,主要癥狀是不規則陰道流血及腹痛。因此,當妊娠早期陰道出血時,希望了解胚胎發育是否正常,以便決策采取保胎措施或終止妊娠。超聲顯像目前已被認為是診斷的首選方法,可對妊娠囊大小、形態、有無胚胎組織及胎心搏動等進行觀察。估計妊娠的預后, 并能提示胚胎死亡時間。是臨床醫師及時采取適當措施的可靠依據,也是監測胎兒宮內生長發育的一種最敏感而準確的方法。
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種原因所致發育停止。B超檢查表現為妊娠囊內胎芽或胎兒形態不整,無胎心搏動,或表現為枯萎卵。臨床屬于流產或死胎的范疇,過去稱過期流產或稽留流產(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未自然排出稱為稽留性流產)。Pridjian(1989)建議廢除“稽留流產”改為“胚胎停止發育”。從中醫角度講:妊娠是指從受孕至分娩的過程,這一過程是自胎元形成、種子子宮,到胎兒,胞衣從母體娩出的全過程。《千金要方·婦人方》云:“妊娠一月名胚胎,二月胎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發生,八月臟腑具,九月谷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月滿則產矣?!边@是胎元發育的過程,而胎停育則是指在“胚胎”“胚膏”的過程中,胎元因為某種原因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先兆流產胚胎發育一般正常,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具體指妊娠20周以前,陰道少量出血或同時伴有腰酸、腹痛、下墜等現象。中醫稱先兆流產為胎漏,胎動不安,進而發展,可有墜胎、小產之虞。
大多數孕婦胎兒停止發育后無明顯癥狀,部分孕婦可能有見紅,一般無腹痛,這也是與先兆流產不同之處。
中醫在診斷上著重于整體、宏觀的“辨證”,西醫在診斷上著重于局部的、具體的辨病,宏觀“辨證”與具體“辨病”各有其優缺點。由干女性的生理特點,在婦產科疾病上較其他科疾病更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同時,還要考慮人體其他系統功能、年齡、自然界和社會對女性生殖功能的影響,這樣才能取證系統全面,辨證準確無誤,即所謂“證病結合,辨析互參”。最常用的是西醫診斷、中醫分型。方法是先西醫診斷確定疾病名稱,后由中醫的辨證方法確定疾病的證型,便于指導治療,這樣可以揚長避短,提高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