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是指病程超過半年以上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癥狀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當人體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免疫系統正常和得到及時治療,大大急性乙肝患者都可全愈。可還有一少部分因為多種遠因,變成慢遷性乙肝即慢性乙肝。
相關因素
1、與發病的年齡有關:一般來說,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時的年齡越小,轉為慢性肝炎的幾率越大;另外還有可能與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低下有關。
2、與肝炎的類型有關:急性乙肝中,約有20%的患者可發展為慢性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中,約40%-50%可發展為慢性肝炎;戊型肝炎中,只有少數轉為慢性肝炎。
3、與治療不當有關:目前治療各類乙肝尚無理想的抗病毒藥物,保肝藥物的療效也不肯定。許多肝炎病人由于治病心切,盲目聽信各種廣告,濫用藥物。這是促使慢性乙肝發生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4、與休息不當有關:休息是急性乙肝治療中的重要保障。過多地運動會使人體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這可增加肝臟的負擔。因此,合理休息可降低急性肝炎轉為慢性的可能性。
5、與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關:乙肝病人若同時合并有其他疾病,可促使慢性乙肝的發生和發展。
誘發病因
誘發慢性乙肝的原因是,從小就感染了乙肝病毒,處于乙肝免疫耐受期。這時身體沒有發育成熟,機體免疫能力比較弱,不能識別或者清除乙肝病毒,使乙肝病毒與機體長期共存,成為了乙肝病毒攜帶者,隨之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免疫系統逐步完善,機體開始識別并清除乙肝病毒,發生免疫攻擊,這時肝細胞遭到破壞,肝臟受到損傷,形成慢性乙肝。
有的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直接形成急性乙肝。這些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后不注意治療或者治療方法不合理,沒有及時的控制乙肝病情,這時乙肝患者的病情加重,病程加長,形成了慢性乙肝。
乙肝患者過度勞累、酗酒、吸毒、亂用藥物、營養不良,感覺其它肝炎病毒,比如甲肝病毒、丙肝病毒等,也可使乙肝由急性轉為慢性。另外,酒精肝、藥物肝、脂肪肝、腎移植、艾滋病血液透析者等體質比較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比較容易演變為是慢性乙肝。
形成慢性乙肝后,如果病情沒有得到及時控制,急性乙肝就有可能向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疾病發展,對患者的健康是極不利的。患者應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品對胃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尤其對重型肝炎病人會加重胃腸道黏膜的充血、水腫及糜爛,甚至會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還要注意不吃霉變食物,日常生活中大米、麥子、大豆、花生、玉米、菜籽油等容易發霉,這些食物發霉后會產生一種叫黃曲霉毒素的物質,對肝臟有強烈的毒性,且有很強的致肝癌作用。所以一旦發現慢性乙肝一定要及時的給予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