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是發生于血管的變態反應性炎癥,是一種較頑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種炎癥表現,與細菌感染沒有關系。血栓性脈管炎會出現什么樣的癥狀?脈管炎早期癥狀有患肢發涼,麻木,疼痛,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會夜間痛醒,難以平臥,不能行走,需要及時正規治療。
1、疼痛疼痛是本病最突出的癥狀
病變早期,由于血管痙攣,血管壁和周圍組織神經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現疼痛、針刺、燒灼、麻木等異常感覺。隨著病變進一步發展,肢體動脈狹窄逐漸加重,即出現缺血性疼痛。輕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脹痛,休息片刻疼痛即能緩解,再次行走后疼痛又會出現,這種現象稱為間歇性跛行。產生間歇性跛行的機理一般認為是血液循環障礙時,肌肉運動后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積聚,刺激局部神經末梢引起疼痛。也有人認為,動脈狹窄或閉塞后,動脈壓降低,肢體運動時,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壓力超過肌肉內動脈的壓力,使局部血流顯著減少,從而引起患肢疼痛。重者即使肢體處于休息狀態,疼痛仍不能緩解,稱為靜息痛。此時疼痛劇烈、持續,尤以夜間為甚。患肢抬高疼痛加重,下垂后則略有緩解。患者常屈膝抱足而坐,或將患肢下垂于床旁,以減輕患肢疼痛,形成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典型體位。一旦患肢發生潰瘍、壞疽、繼發感染,疼痛更為劇烈。
2、發涼
皮溫降低患肢發涼、怕冷,對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常見的早期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發涼的程度加重,并可出現動脈閉塞遠端的肢體皮膚溫度降低。
3、皮膚色澤改變患肢缺血常使皮膚顏色呈蒼白色、肢體抬高后更為明顯
下述試驗有助于了解肢體循環情況
①指壓試驗
指壓趾(指)端后觀察局部皮膚或甲床毛細血管充盈情況,如果松壓后5秒鐘皮膚或甲床仍呈蒼白或瘀紫色,表示動脈供血不足。
②肢體抬高試驗
抬高肢體(下肢抬高70~80°,上肢直舉過頭),持續60秒,如存在肢體動脈供血不足,皮膚呈蒼白或蠟白色。下垂肢體后,皮膚顏色恢復時間由正常的10秒延長到45秒以上,且顏色不均呈斑片狀。肢體持續處于下垂位時,皮膚顏色呈潮紅或瘀紫色。
③靜脈充盈時間
抬高患肢,使靜脈排空、癟陷,然后迅速下垂肢體,觀察足背淺表靜脈充盈情況。如果靜脈充盈時間大于15秒,表示肢體動脈供血不足。此外,部分患者受寒冷刺激或情緒波動,可出現雷諾綜合征,表現為指(趾)皮膚蒼白、青紫、潮紅間歇性改變。
4、肢體營養障礙患肢缺血可引起肢體營養障礙
常表現為皮膚干燥、脫屑、皺裂;汗毛脫落、出汗減少;趾(指)甲增厚、變形、生長緩慢;肌肉萎縮、肢體變細。嚴重時可出現潰瘍、壞疽。潰瘍、壞疽常先出現在趾端、甲旁或趾間,可因局部加溫、藥物刺激、拔甲、損傷等因素誘發。開始多為干性壞疽,繼發感染后形成濕性壞疽。根據潰瘍、壞疽的范圍可分為三級。I級,潰瘍、壞疽局限于趾(指)部;Ⅱ級,潰瘍、壞疽超過跖趾(掌指)關節;Ⅲ級,潰瘍、壞疽超過踝(腕)關節。
血栓性脈管炎會出現什么樣的癥狀?以上內容就是這個問題的解答。脈管炎最常見癥狀就是疼痛,尤其到了疾病后期,更是疼痛難忍,這個時候應該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按時服藥,定時鍛煉,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