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皮損色素完全脫失,呈瓷白色斑,白斑大小形態不一,境界清楚,邊緣有色素沉著增加,無自覺癥狀,暴曬后易出現紅斑,甚至水泡, 自覺有灼痛、炎癥后,白斑可比原發范圍大,皮損可發生于任何部位,但較常見于指背、腕、前臂、面頸、生殖器及其周圍。
①貧血痣
是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淺色斑,出生后出現。好發于面頸、胸部,用玻片壓診造成周圍皮膚人為性缺血時,病變部位與周圍皮膚顏色無異。如果用力摩擦使血管擴張充血則周圍正常皮膚發紅,但病變區無變化,因此顏色差異明顯;
②先天性色素減退痣
出生時就已存在,為色素減退斑,大小不等,邊緣常不甚規則;
③ 單純槺疹
輕度色素減退斑,其上有細碎鱗屑,好發面部,有時微癢。以兒童多見,常見于舂秋季;
④ 花斑癬
淡白色色素減退斑及淡褐色斑,表面有細好發頸、胸、背部。真菌鏡檢陽性。
白斑常對稱或單側分布,甚至如帶狀沿神經分布。頭部白斑邊緣無色素沉著區,或偶有白發而看不出白斑。有的白斑可自行消退,一些患者在夏季日曬后,白斑中心或邊緣色素再生,但到冬季色素又可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