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腳活動不便,雪雨天及夜晚盡量不外出,外出時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老人出門要精力集中,事事處處都要注意安全,以免發生粉碎性骨折,對身體造成傷害。
老年人防止摔倒的辦法
(1)整頓身邊環境
防止被腳下障礙物絆倒。腳下障礙物最常見的是各種電器的導線,其次是房間內地面不平,特別是有些人家中的走廊與房間、臥室與衛生間存在地面的“小落差”,還有是地毯等,因此,在家中行走的通道什么也不要放置,盡可能制造出一條暢通的空間;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養成經常收拾整理的習慣;在有落差的地面要用腳墊等消除落差;將地毯的邊緣部位用粘膏固定等。
(2)站不穩時要趕緊抓住扶手
在家中的衛生間、浴池等處安裝扶手是必要的,一旦變換體位發生搖晃時,或是夜間進入衛生間,睡得迷迷糊糊時身體的搖晃更加明顯,這時如能隨時立刻抓住扶手就可以確保身體的穩定性。
(3)除了安裝扶手,應在地腳適當的地方安裝照明燈
可以使夜間的通道地面更加清楚,方便行走。尤其患有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老年人,環境明亮通暢更為重要。
(4)地面上的水漬要立即擦干
老年人沒有看到地面上的水而摔倒的事常常發生。對容易打滑的地方是衛生間和樓梯。因此,做完接觸水的事之后,要仔細查看周圍的地方,看看地板是否被打濕,即使是小水滴,如果發現也要立即擦干。在衛生間的浴池下面可以放置防滑的橡膠墊。
(5)外出活動時最好穿寬松的運動褲
保持動作靈活。容易行走的運動鞋最好,特別應選擇有防滑性能的鞋底。盡量選擇平坦的平行道,避免凹凸不平的道路和人車混亂的地方。夜間要控制外出,雨、雪等壞天氣也是同樣。另外,對陌生的地方,也要慎重行動。
(6)對老年人來說使用手杖可以協助雙腳支撐住身體
使兩點支撐變成了三點支撐,增加了身體的穩定性,對防止摔倒是個好辦法。
老年人普遍患有骨質疏松,變脆的骨稍稍給予沖擊就可能發生骨折。老年人摔倒的場所約1/2是在家中。在家中摔倒的人,1/2是在自己的房間內。因此,為預防老年人因摔倒發生的骨折,經常檢查整理自己的周圍環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