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腳因由許多有力的肌肉、韌帶將各個足骨聯接在一起而呈弓形,這就是常說的足弓。足弓具有很強的彈力,可緩沖震蕩保護人體,使人體的重力分散到腳的各點,并保證人站立時的穩定性,同時可避免足底的血管、神經直接受壓迫。若足弓塌陷或消失就形成扁平足。
如果形成足弓的結構發育不良或是由于各種損傷,足弓消失即形成扁平足。有的有遺傳性。有的扁平足沒有不適感,有的則會出現疼痛,影響行走。
從形體美的角度來說,高跟鞋能凸顯出她們優美的身段,更添幾分綽約風姿,不過是以“高度適當”為前提。如果鞋跟過高,種種弊端就會暴露出來,給健康埋下隱患。
高跟鞋對腳部的傷害最直接。人走路,腳底有三個點支撐體重,前腳掌兩個,腳后跟一個,隨著鞋跟的增高,著力點前移,全身重量大部分集中到腳掌上。
前腳掌受到的壓力過大,進而導致跖骨關節炎或者關節囊肥厚。過高的鞋跟使小腿肌肉繃緊、萎縮,足弓的筋腱被拉扯,久而久之,筋腱會變得松弛,足弓會失去支持而塌陷,造成扁平足。
扁平足重在預防,雖然在正式場合,一雙得體的高跟鞋還是必要的,但通常鞋跟的高度和其對身體的危害成正比。任何高度的高跟鞋都會引起足部受力的改變,只是改變的程度和大小的問題。國內許多專家更贊同的是,鞋跟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5厘米,2到3厘米的鞋跟高度比較適宜。
穿著高跟鞋走路時姿勢要正確,腳尖往前伸直,臀部夾緊,上半身挺直。這樣可以避免壓力分布不均,從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腫的現象,促進血液循環,遠離腿部酸痛。而且,高跟鞋不能穿得時間太長,每天穿4至5個小時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