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傷是手部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手是我們經常需要用到的,一旦受傷,對于我們的正常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手外傷的診斷與檢查方法。
1、皮膚損傷的檢查
(1)了解創口的部位和性質
根據局部解剖關系,初步推測皮下各種重要組織如肌腱、神經、血管等損傷的可能性。
(2)皮膚缺損的估計
創口皮膚是否有缺損,缺損范圍大小,能否直接縫合和直接縫合后是否會影響傷口愈合。
(3)皮膚活力的判斷
損傷的性質是影響損傷皮膚活力的重要因素,如切割傷,皮膚邊緣活力好,創口易于愈合。碾壓傷,可致皮膚廣泛撕脫,特別是皮膚剝脫傷,皮膚表面完整,而皮膚與其下的組織呈潛行分離,皮膚與其基底部的血循環中斷,嚴重影響皮膚的存活,應予高度重視。
2、肌腱損傷的檢查
肌腱斷裂表現出手的休息位發生改變,如屈指肌腱斷裂時該手指伸直角度加大,伸指肌腱斷裂則為該手指屈曲角度加大,而且還手指的主動屈指或伸指功能喪失,還會出現一些典型的畸形,如指深、淺屈肌腱斷裂、該手指呈伸直狀態。掌指關節背側近端的伸肌腱斷裂則掌指關節呈屈曲位,近節指骨背側伸肌腱損傷則近側指間關節呈屈曲位,而中節指骨背側的施肌腱損傷則手指末節屈曲呈錘狀指畸形。應該注意的是同一關節功能有多條肌腱參與作用者,其中一條肌腱損傷可不表現出明顯的功能障礙。如屈腕、伸腕等。
屈指肌腱的檢查方法為,固定傷指中節,讓病人主動屈遠側指間關節,若不能屈曲則為指深屈肌腱斷傷,固定除被檢查的傷指外的其他三個手指,讓病人主動屈曲近側指間關節,若不能屈曲則為指淺屈肌腱斷裂,當指深、淺屈肌腱均斷裂時,則該指兩指間關節不能屈曲。檢查拇長屈肌腱功能,則固定拇指近節,讓病人主動屈曲指間關節,業績蚓狀肌和骨間肌具有屈曲手指掌指關節的功能,屈指肌腱斷裂不影響掌指關節的屈曲,應予以注意。
3、神經損傷的檢查
手部的運動和感覺功能分別由來自臂叢神經根組成的正中神經、尺神經和橈神經支配,手腕和手指屈伸活動的肌肉及其支配神經的分支均位于前臂近端手部外傷時所致的神經損傷主要表現為手部感覺功能和手內在肌功能障礙。
其主要表現為
正中神經—拇短展肌麻痹所致拇指對掌功能障礙及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礙,手掌骨側半、拇、食、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掌面,拇指指間關節和食、中指及環指橈側半近側指間關節以遠的感覺障礙。尺神經—骨間肌和蚓狀肌麻痹所致環、小指爪形畸形,骨間肌和拇收肌麻痹所致的Froment征,即食指用力與拇指對指時,呈現食指近側指間關節明顯屈曲、遠側指間關節過伸及拇指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以及手部尺側、環指尺側和小指掌背側感覺障礙。橈神經—腕部以下無運動支,僅表現為手背橈側及橈側3個半手指近側指間關節近端的感覺障礙。
4、血管損傷的檢查
了解手部主要血管有無損傷、損傷的性質和程度,手部血循環狀況和血管損傷可通過手指的顏色、溫度和毛細血管回流試驗和血管搏動來判斷,如皮色蒼白,批文降低、指腹癟陷、毛細血管回流緩慢或消失,動脈搏動小時,表示為動脈損傷。如皮青紫,腫脹、毛細血管回流加快,動脈搏動良好,則為靜脈回流障礙。
手部血運豐富,側支循環多,主要靠尺動脈和橈動脈供血。尺、橈動脈在手掌部有掌淺弓和掌深弓相互溝通,手掌的兩動脈弓完整時,尺、橈動脈的單獨損傷,很少會引起手部血循環障礙,Allen試驗可檢查尺、橈動脈通常和兩者間的吻合情況,方法為:讓病人用力握拳,將手中血液驅旨前臂,檢查者用兩手拇指分別用力按壓前臂遠端尺、橈動脈、不讓血流通過,再讓病人伸展手指,此時手部蒼白缺血。然后放開壓迫的尺動脈,讓血流通過則全手迅速變紅,重復上述試驗,然后放開壓迫的橈動脈,全手也迅速變紅,若放開尺動脈或橈動脈壓迫后,手部仍呈蒼白,則表示該動脈斷裂或栓塞。
5、骨關節損傷的檢查
局部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者,應疑有骨關節損傷,如手指明顯縮短,旋轉、成角或側偏畸形及異常活動者則可確診為骨折,凡疑有骨折者應拍攝X線片,了解骨折的類型和移位情況,為其治療作準備,因此,X線拍片應列為手外傷的常規檢查。除拍攝正側位和X線片外,特別是掌骨在側位片時重疊,應加拍斜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