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患者在沒有確診的時候,很多患者及其家屬會將此病與其他疾病相混淆。神經衰弱是指大腦由于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表現出來的主要癥狀有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患者常常把這些癥狀與神經衰弱綜合征等疾病相提并論,下面為您總結幾點關于神經衰弱與其他疾病相鑒別的因素。
(一)神經衰弱綜合征
由腦部疾患(如腦外傷遺癥、腦膜瘤、腦血管硬化癥、腦變性疾病等)或軀體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潰瘍病、高血壓、結核言不由衷等)引起的神經衰弱癥狀,通常稱神經衰弱綜合征,應通過詳詢病史,病程經過、身體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及相應的輔助檢查加以排除。
(二)焦慮癥和輕抑郁癥
神經衰弱癥患者常由于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顧慮重重,恐懼不安、焦慮情緒、悲觀失望、疑病觀念,甚至呈輕抑郁狀態。焦慮癥是以突然出現的,對未來的莫明恐慌懼為特點,沒有明確的對象與內容,并呈發作性。輕抑郁癥雖也有軀體癥狀,但以情緒消極悲觀、興趣索然、思維遲鈍、主動性減退及性格改變癥狀較突出。
(三)精神分裂癥
特別是單純型的早期,常以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出現,但其行為退縮、生活懶散、缺乏主動性、自知力不良、不要求治療等可作鑒別。隨訪病情演變過程才能作出最后診斷。
溫馨提示
以上是關于神經衰弱與神經衰弱綜合征、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疾病的鑒別方法,此外,對于不同的神經衰弱癥狀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起到控制和緩解病情的作用。
【參考文獻《神經衰弱與失眠》《神經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