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依據為:GFR在短時間內(數小時至數日)下降50%以上或血肌酐上升超過50%即可診斷。如果尿量<400ml/d,則為少尿型ARF;如果無少尿,則為非少尿型ARF。根據原發病因,GFR進行性下降,結合相應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ARF的診斷一般不難做出。
一、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
有輕、中度貧血。血肌酐和尿素氮進行性上升,如合并高分解代謝及橫紋肌溶解引起者上升速度較快,可出現高鉀血癥(大于5.5mmol/l)。血pH值常低于7.35,HCO3-水平多呈輕中度降低。血鈉濃度正?;蚱停捎醒}降低、血磷升高。
2.尿液檢查
①尿量變化:少尿或無尿常提示ATN。
?、谀虺R帣z查:外觀多渾濁、尿色深。尿蛋白多為—~+,常以中、小分子蛋白為主。尿沉渣可見腎小管上皮細胞、上皮細胞管型和顆粒管型,并可見少許紅白細胞等,尿比重常在1.015以下。
3.影像學檢查
以B型超聲檢查最為常用,急性腎衰竭時腎體積常增大、腎皮質可增厚,而慢性腎衰竭時腎體積??s小、腎皮質變薄。此外超聲檢查還有助于鑒別是否存在腎后性梗阻,上尿道梗阻時可見雙側輸尿管上段擴張或雙側腎盂積水,下尿路梗阻時可見膀胱尿潴留。腹部X線平片、靜脈或逆行腎盂造影、CT或磁共振成像等通常有助于尋找可疑尿路梗阻的確切原因。
4.腎活檢
是重要的診斷手段,對臨床表現典型的ATN患者一般無需做腎活檢。對于臨床表現符合ATN,但少尿期超過2周或病因不明,且腎功能3-6周仍不能恢復者,臨床考慮存在其他導致急性腎損傷的嚴重腎實質疾病,均應盡早進行腎活檢,以便早期明確病因診斷。
二、急性腎功能衰竭與其他疾病的鑒別
1.與腎前性氮質血癥鑒別
補液試驗發病前有容量不足、體液丟失等病史,體檢發現皮膚和黏膜干燥、低血壓、頸靜脈充盈不明顯者,應首先考慮腎前性少尿,可試用輸液(5%葡萄糖溶液200~250m1)和注射袢性利尿藥(呋塞米40~100mg),以觀察輸液后循環系統負荷情況。
2.與腎后性尿路梗阻鑒別
有導致尿路梗阻的原發病如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病史;突然發生尿量減少或與無尿交替;患者自覺腎絞痛,脅腹或下腹部疼痛;腎區有叩擊痛;如膀胱出口處梗阻,則膀胱區因積尿而膨脹,叩診呈濁音;尿常規無明顯改變。超聲顯像和X線檢查可幫助確診。
3.腎小球或腎微血管疾病鑒別
重癥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炎,繼發性腎病如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和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期亦可引起特發性急性腎損傷。另外有部分是由小血管炎,溶血尿毒癥綜合征及惡性高血壓所致。根據病史、實驗室檢查和腎活檢可幫助鑒別。
4.與急性間質性腎炎鑒別
根據近期用藥史,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及關節酸痛、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臨床表現,尿化驗異常并有腎小管及腎小球功能損傷等作鑒別。腎活檢有助于確診。
5.與腎血管阻塞鑒別
雙側腎或孤立腎腎動脈栓塞或靜脈血栓形成均可引起急性腎損傷,臨床上較罕見,可表現為嚴重腰痛、血尿和無尿等。血管造影能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