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表現
1、病史及癥狀
多見于中,青年女性,輕者為無癥狀蛋白尿(〈2.5g/d)或血尿,無水腫,高血壓;多數病例可有蛋白尿,紅白細胞尿,管型尿或呈腎病綜合征表現,伴有浮腫,高血壓或腎功能減退,夜尿增多較常見;少數病例起病急劇,腎功能迅速惡化,多數腎受累發生于發熱,關節炎,皮疹等腎外表現之后,重型病例病變常迅速累及漿膜,心,肺,肝,造血器官和其它臟器組織,并伴相應的臨床表現,約1/4的病人以腎臟損害為首發表現,對于生育年齡婦女有腎臟疾病時應常規檢查與本病有關的免疫血清學指標,本病診斷大多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1982年制定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標準。
2、體檢發現
急性期發熱較常見;多數病人有貧血貌;面部蝶形紅斑為特征性改變,可伴有關節紅腫,脫發,皮疹,心臟雜音或心包積液,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及不同程度浮腫或胸腹水等。
狼瘡性腎炎的并發癥
1、過敏
本病易發生藥物過敏,且表現較重,一旦過敏則不容易逆轉或病情惡化,有時疾病處于相對穩定期,接受致敏的藥物即可引起病情急性發作如持續性高熱等,容易引起過敏的藥物常見者有: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磺胺類、雌激素、普魯卡因胺、苯妥英鈉等,故狼瘡病人禁用以上藥物。
部分病例對一些食品容易發生過敏,對病情的危害性與上述藥物基本相似。特別是對動物性肉食容易發生過敏。如狗肉、馬肉、羊肉等,故應告誡患者謹慎食用,以免惡化病情。
2、感染
是常見的并發癥,也是最常見的死因及病情惡化的主要因素。易感染的原因與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尿毒癥及疾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有關。肺炎、腎盂腎炎及敗血癥是最常見的并發癥。致病菌可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奴卡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結核菌、隱球菌及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