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起源于聽神經鞘,是一典型的神經鞘瘤,由于沒有神經本身參與,故恰當稱謂應為:聽神經鞘瘤,是常見顱內腫瘤之一,好發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
聽神經瘤的臨床表現,由于腫瘤衍小腦橋腦角
聽神經瘤的臨床表現
聽神經瘤位于小腦橋腦角,病程長,首發癥狀幾乎都是聽神經本身的障礙包括頭昏、眩暈,單側耳鳴及耳聾,耳鳴為高音調,似蟬鳴或汽笛聲,并為連續性,常伴聽力減退。(ushing對癥狀出現的程序作了詳細的描述。
①耳蝸及前庭癥狀表現為頭昏、眩暈、耳鳴、耳聾。
②額枕部頭痛伴有病側枕骨大孔區的不適。
③小腦性共濟運動失調,動作不協調。
④鄰近顱神經受損癥狀,如病側面部疼痛,面部抽搐、面部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⑤顱內壓增高癥狀,如視神經乳頭水腫,頭痛加劇,嘔吐,復視等。)
臨床癥狀出現的頻率
57%的患者有耳部癥狀(聽覺障礙,耳鳴)43%的患者有耳聾及其他神經癥狀,故凡中年前后出現聽力障礙的患者如無其他原因如外傷,中耳炎等,均應想到是聽神經鞘瘤,應及早到醫院就診。
聽神經瘤的治療
本病屬良性腫瘤,臨床上由于聽神經瘤與腦干毗鄰,手術較為復雜。術后并發癥最常見,為面神經損傷,腫瘤大時可能傷及三叉神經、積舌咽神經,迷走經或腦干,出現暫時或永久周圍性面癱,吞咽困難,神經角膜炎等,傷及小腦后下動脈及小腦前下動脈導致延髓橋腦的部分軟化是聽神經瘤術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醫治療
抗瘤正腦純中藥系列方藥的配伍應用,結合患者體質辨證施治。適用于未行手術或手術部分切除,術后復發,X-刀、γ-刀,放療后患者,用藥20-30天左右可消除或緩解癥狀,繼續用藥可控制不再生長直至使瘤體縮小、鈣化或消失,消除殘瘤,預防復發,臨床應用多年來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