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是危害兒童健康的重要殺手,直接導致兒童缺乏自信心、處事能力差、恐懼集體生活,許多患者甚至出現偏執、膽怯等精神心理障礙;那么,在生活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了小兒遺尿癥呢?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遺尿癥的病因。
導致小兒遺尿癥的原因
1、睡眠覺醒功能障礙。睡眠覺醒功能發育遲緩、睡眠過深,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而覺醒,發生骶部神經反射性排尿。
2、先天性脊柱裂。骶椎隱裂者普遍存在骶神經興奮性降低,上傳功能障礙,導致膀胱充盈信息不能有效激發骶神經興奮并將此興奮信息及時上傳至中樞。脊柱裂者甚至會陰部的痛覺也不能上傳,脊柱裂如失去早期手術的機會,將終身遺尿。
3、內分泌因素??估蚣に?ADH)分泌減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間少(1:2.5),尿量隨ADH的分泌而發生相反的變化(白天和夜間尿量比約為3~4:1),部分遺尿的孩子因夜間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間尿量增多,產生稀釋尿,加重膀胱的負擔而遺尿。
4、遺傳因素。調查顯示:53%的原發性遺尿癥兒童有家族史。丹麥研究報道,遺尿癥基因定位于13號染色體。這使遺尿癥的病因研究從表型轉向基因型。一般雙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77%,單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44%,雙親均無遺尿使者孩子發生率僅15%。
5、膀胱發育延遲、功能異常。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現儲尿期的無抑制性收縮,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順應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縮期感知能力不高,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低于睡眠覺醒閾值;膀胱壓力感受器功能異常,不能提供預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膀胱內臟神經功能紊亂,逼尿肌不穩定,嚴重者導至晝夜尿頻尿急尿失禁,即膀胱過度活動癥。
6、精神因素。包括各種精神、軀體方面的應激,均可構成對兒童的嚴重打擊。特別在5歲前,自主排尿能力即將形成時,若遇不良精神因素,如失去親人,受到驚嚇,與父母分離,家庭成員矛盾,父母離異,變換環境,入托,新添弟妹,因病住院或手術。均可造成患兒精神緊張、焦慮,使正在形成的排尿習慣受到破壞,致繼發性遺尿。成年期遺尿與心理壓力關系密切,如高考后遺尿初發或復發者。強烈的精神刺激會成為孩子及成人持久的難治性遺尿的原因。
以上就是導致小兒遺尿癥的原因,大家都了解了嗎?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