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血病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和惡化,很有可能會導致死亡。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常見癥狀有發熱、感染、出血、貧血、臟器浸潤等表現。
一、發熱和感染
約半數以上患者常以發熱起病,由于細胞代謝旺盛所致,發熱常為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如體溫>38.5℃時提示有合并感染。其機制:1 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和功能缺陷極易并發各種細菌或真菌感染。當中性粒細胞<1.0×109/L時,幾乎都有嚴重感染。粒細胞的趨化,游走,吞噬及殺菌功能降低。在感染時不能產生正常的炎癥反應,感染極易擴散。2 免疫缺陷:化療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應用可加重免疫紊亂。免疫球蛋白合成減少,血清中調理素抗體缺乏,使機體對具有莢膜的細菌如肺尖雙球菌或流感桿菌的防御能力顯著減弱。3 皮膚粘膜屏障的破壞。4 院內感染。細菌常呈耐藥性。
二、出血
約1/3以上急性白血病患者起病時伴有出血傾向。其機理:1 血小板減少和功能缺陷。2 血管壁損傷,由于白血病細胞浸潤,感染內毒素以及大量化療藥物引起。3 凝血障礙:Ⅴ Ⅶ因子減少,纖維蛋白原減少或降低,凝血酶原減少。單個凝血因子缺乏較少見,最常見的類型是DIC。
三、貧血
約2/3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確診急性白血病時有中度貧血。其機理為:1 白血病克隆能抑制正常多能造血干細胞以及紅系祖細胞。2 無效性紅細胞生成。3 溶血:明顯溶血絕大多數見于淋巴細胞白血病。4 急慢性失血以及某些抗代謝化療藥物應用。
四、臟器浸潤
1、骨骼
四肢關節痛或骨痛。胸骨下段常有壓痛。綠色瘤多出現于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
2、淋巴結和肝脾腫大
急淋病人較多見,大多為輕度。60~80%T-ALL有縱隔淋巴結腫大,可出現白血病/淋巴瘤綜合征。
3、齒齦腫脹
多見于急單和急粒單病人。
4、皮膚浸潤
可表現為白血病疹,結節,斑塊和潰瘍。皮膚感染表現為蜂窩織炎,常呈大片狀,發展迅速。
5、心臟和呼吸系統
表現為心悸,發熱,輕咳,咯痰,甚至胸痛等。
6、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
以急淋最多見,表現為頭痛,頭暈,重者嘔吐,頸項強直,輕癱,昏迷。
7、生殖系統
無痛性睪丸腫大,陰莖異常勃起。
此外,由于這種腫瘤進展很迅速,需要明確診斷后立即治療。治療方法依靠很多因素: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亞型、白血病細胞的遺傳學異常、年齡及身體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