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的分類目前尚不統一,WHO分類將其定名為乳腺結構不良/纖維囊性病,以上皮增生的位置及纖維化分為導管增生(乳頭狀瘤病)、小葉增生(小葉間導管乳頭狀瘤病、腺病及硬化性腺病)及局灶性纖維化(纖維硬化病、纖維性病),囊性病變未單獨分類而作為上述病變的伴發病變。但該分類的臨床適用性較差,不易掌握。分類應與疾病進展和臨床治療相關聯,由于該病除實質增生外幾乎都存在連續進展的間質纖維組織增生,作者曾以纖維組織的增生程度為標準,將分類簡化為小葉增生型、纖維腺病型及纖維硬化型,每型又分為單純性和復合性兩種,復合性病變包涵了導管上皮增生、乳頭狀瘤病、囊性病變及大汗腺化生等,使得觀察歸類簡便易行。
乳腺增生病與乳腺纖維腺瘤:從這2者上均可看到乳房腫塊,單發或多發,質地韌實。乳腺增生病的乳房腫塊大多為雙側多發腫塊大小不一呈結節狀片塊狀或顆粒狀質地一般較軟亦可呈硬韌偶有單側單發者但多伴有經前乳房脹痛觸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腫塊的大小性狀可隨月經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活動度大質地一般韌實亦有多發者但一般無乳房脹痛或僅有輕度經期乳房不適感無觸痛。乳房腫塊的大小性狀不因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化患者年齡多在30歲以下以20~25歲。最多見此外在乳房的鉬靶X線片上乳腺纖維腺瘤常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密度均勻的陰影及其特有的環形透明暈亦可作為鑒別診斷的一個重要依據。
乳腺增生病與乳腺癌:同樣也可以見到乳房腫塊。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了基因突變,致使細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細胞的生物行為發生了改變,呈現出無序、無限制的惡性增生。主要癥狀表現為: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乳頭改變、皮膚改變、腋窩淋巴結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