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患者一般在病發初起時胸部腫脹、疼痛,包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燒;如繼續發展,則癥狀加劇。乳房檢查首先應觀察乳腺的發育情況,檢查的最佳時間,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為了避免嚴重危害的發生,不要盲目進行治療。
診斷乳腺炎時的10個要點
1、多發生在初產婦的哺乳期,乳房腫脹、疼痛、結塊,皮膚不紅或微紅,乳汁分泌不暢。全身無明顯癥狀或伴有微熱或惡寒。
2、仔細觀察乳腺的發育情況,查看乳房兩側是否對稱,大小是否一樣,兩側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頭有沒有回縮或凹陷。
3、乳房腫塊增大,局部紅、腫、熱、痛,呈持續性、搏動性疼痛,患處拒按,常伴發熱惡寒。一般發病至3~5天左右則可形成乳房膿腫,腫塊中央變軟有波動感,擠壓乳頭時可有黃稠膿液溢出。同側腋下淋巴結腫大、觸痛。
4、乳腺炎患者主要的癥狀是出現邊界不清腫塊、明顯觸痛,表面皮膚紅腫、發熱;當炎癥繼續發展就會形成膿腫、腋下淋巴結也會腫大、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如果出現癥狀,應做進一步檢查治療。
5、觸診,采仰臥位,以轉圓圈的方式,同時,也要做好腋下的乳腺部位檢查。
6、觀察乳頭、乳暈處有沒有出現糜爛,乳房皮膚色澤好不好,有沒有水腫和橘皮樣變等,這些都是乳腺炎應該要做的檢查。
7、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核分裂計數左移。
8、超聲波檢查有液平段,穿刺抽出膿液。
9、排除標準:排除慢性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脂肪壞死、炎性乳腺癌等。
10、鑒別診斷。乳腺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病程呈進展性,腫塊堅實,邊界不清,常有皮膚年鏈及乳頭內陷,易有腋淋巴結轉移,腫塊局部皮膚無紅腫及疼痛,不發生膿腫,??设b別。但個別病例,仍需依賴病理切片作最后確診。漿細胞性乳腺炎為中老年人多件,發病早期常有導管擴張的癥狀和體征,如乳頭溢液、乳暈區串珠狀小結節等,病變常累及雙側。病理切片檢查可以確診。
溫馨提示:患有乳腺炎,患者的乳房多少也是會有變化發生的,只要細細觀察就會察覺出來。乳腺炎檢查要觀察乳房皮膚時要注意有無炎癥、水腫、橘皮征,乳房皮膚有無瘙癢,有無濕疹樣改變,注意乳腺病發作的危險信號可以幫助患者及時診治。
【參考文獻:《實用乳腺良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實用門診常見疾病診治: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