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兒童身體發育不完善以及體質較弱,易患很多疾病,尿路感染就是其一。小兒尿路感染與成人不同,初期常常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發燒,因此很難引起大家注意。尿路感染如不能及時控制,隨著病情發展會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生。治療用藥不徹底,也容易尿路感染的反復。
尿路感染包括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小兒時期的感染很少局限于某一部位,嬰幼兒穿開襠褲,尤其女孩子的尿道短,細菌容易進入,更容易得尿路感染。急性發病有發熱、怕冷、尿頻、尿痛等,較小的嬰兒有時出現腹痛、腹瀉或黃疸;較大的兒童還會指出兩側腎臟部位有疼痛或飽脹。治療除注意休息、多飲開水、多排尿、注意營養外,藥物方面應選用抗生素治療7~10天,一般均可以徹底有效治療。
對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要找一下原因。首先做尿培養,有些細菌如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或幾種細菌混合感染時,常常變為慢性多次復發。輕癥慢性感染多數無明顯癥狀,有時有間歇發熱、貧血、尿常規檢查有較多的白細胞或膿細胞。由于病程進展慢,不易引起家長注意,不及時徹底有效治療可以破壞腎臟,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害。對這類病孩要根據尿培養結果及藥物敏感度選用抗生素,治療時間要3~6個月或更久,這一點有的家長常常忽視。
一般的病兒,用藥兩至三周尿就可以恢復正常,也有的要用六至八周。停藥兩周后,多次檢查尿正常,連續兩次細菌培養陰性,才能算是好轉。因為這種病容易復發,所以在兩年內應每三至六個月復查一次尿。多次復發的病兒,尤其是男孩,應進一步檢查有無尿道畸形。復發的病人治療的時間要延長,用藥須堅持三至四個月。
要提醒家長,小兒反復的慢性感染另一原因是由泌尿系統畸形所造成,必要時作X線或其他檢查排除畸形的存在,才能“對因處理”,取得徹底有效治療的效果。
溫馨提示:對于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最大的誤區就是癥狀減輕或消失便停止治療,實際細菌并未徹底被消滅,導致感染復發或遷延不愈,進而轉為慢性。正確的做法是用藥量要足、時間要長,每次用藥治療時間不可短于兩周,待體溫、尿檢正常后,再繼續用藥1~2周。通常在停藥1周及4周后需復查尿常規或尿培養,如兩次結果均呈陰性,說明此次感染已治愈。
【參考文獻:《尿路感染防治300問》《尿石癥及泌尿男生殖系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