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恰逢最近廣州天氣乍寒乍熱,不少大人、小朋友都被流感襲倒。記者昨天從廣州市有關醫院獲悉,近期因為感冒患上中耳炎的小朋友比往日增加了1/3,兩歲前尤其是半歲內的嬰幼兒最易“中招”。
記者昨天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見到一位10個月女嬰的媽媽阿怡。阿怡稱,昨天凌晨3點,感冒已有幾天的寶寶哭得不肯入睡,小臉都哭成青紫色了,喂奶也不吃,小手老是焦躁地撥弄耳朵。一探熱,已經達到38.8℃。阿怡馬上送孩子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看急診。醫院五官科麥飛主任發現孩子的耳膜已脹得鼓鼓的,這又是一個因感冒患上急性中耳炎的小朋友。由于及時就醫,經用抗生素治療后,寶寶不再哭鬧不安,燒也慢慢退了。
據麥飛主任介紹,近期由于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急性中耳炎發生率也迅速攀升。急性中耳炎是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最常見的并發癥。在廣州,秋末冬初及春季是中耳炎高發期,兩歲前尤其是半歲內的嬰幼兒最易“中招”。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小兒中耳炎不僅會使孩子耳膜穿孔,造成聽力受損,還會引發腦膿腫、腦膜炎甚至顱內感染等并發癥,危及生命。
溫馨提示
中耳炎需連服藥兩周
家長要注意,急性中耳炎的治療,一般需連續服用抗生素十天至兩周。當孩子服藥后兩至三天癥狀減輕或消除后,切勿掉以輕心,要繼續帶孩子到醫院治療。
急性中耳炎有先兆:
由于兩歲前的孩子還不太會說話,當他們出現持續低燒或突發高燒,食欲不振,抓弄耳朵等癥狀,尤其是在夜間哭鬧躁動不安,異于往日表現時,家長應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以確診是否患上中耳炎。
三招預防小兒中耳炎:
1.提高嬰幼兒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多帶寶寶進行有益的戶外活動等。
2.半歲內患上小兒中耳炎的孩子,有50%是因嘔奶、嗆奶污染了咽鼓管所致。所以新媽媽母乳喂養孩子的時候,要養成正確的喂養體位,不要平躺著喂寶寶吃奶。若寶寶吃飽后應及時讓他打嗝,將空氣吐出,防止其嘔奶時污染咽鼓管。
3.家長要看護好孩子,防止小朋友間的玩耍引起耳膜穿孔等外傷。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清潔耳朵的習慣,可到醫院清洗耳垢,切勿讓孩子自個用手指或火柴頭等除耳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