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傳染病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后,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病,潛伏期間人沒有任何癥狀,這段時間就叫潛伏期。
狂犬病的潛伏期波動最大,可從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一般是2周到3個月內發病,99%在1年內發病,1%在1年以上發病,但實際上超過1年半都已經是十分罕見的,經考證最長的潛伏期為6年,WHO有實際驗證證明的是兩個6年的病歷,中國所謂極特殊的長達30年至40年的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
一般動物發狂犬病死亡的前一二周內(一般是五六天),它們的口腔分泌液(如口水)中才會帶病毒。所以,如果你被咬了,而狗在此后的二周內仍然正常,即沒有發生狂犬病而死亡,則你不會被感染。
如果可能處于潛伏期(如數月,數年),只要沒有發病,接種都有效,此時應使用變五針法進行接種,即當天、第三天分別在雙臂三角肌各注射一針疫苗,第七天注射一針疫苗(共五針)。只要人體能在病毒侵入到神經中樞之前產生足夠的抗體控制病毒的擴散,人就不會再發病了。所謂疫苗不是100%有效,是由于病毒在人體沒有產生足夠抗體之前就已經擴散到神經中樞,進而入腦,這個過程中人就會有發病的癥狀了。一般狂犬咬傷后,人體受感染,入侵人體的病毒會度過一個潛伏期,一般為二周到三個月不等,才最終擴散到腦,從而使人發病,所以,只要在潛伏期內接種后,人體在病毒還沒擴散到腦之前產生了足夠多的抗體控制病毒,則人就不發病了。一般咬后及時接種,一周左右內人體就會產生大量抗體,第四針與第五針一般是加強作用,而病毒擴散一般需要二周到三個月不等(長短與咬傷部位,咬傷程度,病毒量與毒性強弱有直接關系,極少數人潛伏期可達二年以上),所以一般及時接種后,人就不會發病。
當然一般暴露后數年內(如二年以上)沒有發病,則一般不必再接種了,因為發病的可能性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