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痛又稱類前列腺炎綜合癥,實際上此類病人的癥狀與前列腺本身病理改變有什么關系并不清楚,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癥狀由于盆底橫紋肌張力性肌痛引起。本類型在前列腺炎各類型中所占比例略低于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須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包括直腸指檢)、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常規檢查。推薦應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指數進行癥狀評分。推薦“兩杯法”或“四杯法”進行病原體定位試驗。
為明確診斷及鑒別診斷,可選擇的檢查有:精液分析或細菌培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尿細胞學、經腹或經直腸B超(包括殘余尿測定)、尿流率、尿動力學、CT、MRI、尿道膀胱鏡檢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檢等。
前列腺痛的病因和癥狀不是特別典型的,一般是泛指,與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統稱為叫前列腺炎綜合癥。在臨床上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患者主訴睪丸疼痛,大腿根部疼痛,腰疼、小腹疼痛,或者是會陰部有墜脹,肛門周圍疼痛,出現這些癥狀,就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到底是有菌性的前列腺炎,還是無菌性的;是急性的,還是慢性的;如果都不是,且各方面化驗都正常,就考慮是前列腺痛。
細菌性前列腺炎,可以在前列腺里找到大量的病原體,葡萄球菌引起的,可以找到大量的葡萄球菌;另外白細胞也比較多,可以看到5個以上的白細胞,這就是細菌前列腺炎的特征;非細菌前列腺炎實際上沒有細菌感染,但是也可以找到大量的白細胞,還有巨噬細胞,找不到病原體,但有大量的白細胞存在。前列腺痛就不一樣了,前列腺液進行檢查,沒有白細胞,基本上是正常的,所以說,這三種病是有區別的。
近年來,醫生們發現一些有慢性前列腺炎癥狀的患者,診斷和治療均非常困難。他們的尿和前列腺液培養找不到細菌,前列腺液顯微鏡下檢查也看不到膿細胞和白細胞,但有程度不同的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尤其會陰及陰囊疼痛,有些人甚至坐下即痛。
一些醫生對這類患者進行了認真的檢查和研究后發現,這種患者其實并沒有罹患前列腺炎,而是尿道肌肉、前列腺肌肉、或者是會陰部及骨盆底部的肌肉痙攣性疼痛引起的類似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不適。給這類患者做肛門指檢時,前列腺觸診無異常,無壓痛,而肛門兩側的提肛肌等處卻有較明顯的壓痛。因此,臨床醫生將這類疾病命名為前列腺痛。
前列腺痛的病因和癥狀不是特別典型的,一般是泛指,比如說急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統稱為叫前列腺炎綜合癥,跟前列腺炎是差不多的,癥狀基本相似,但是還是有區別。
比如說細菌性前列腺炎,可以在前列腺里找到大量的病原體,比如說葡萄球菌引起的,可以找到大量的葡萄球菌,另外白細胞也比較多,可以看到5個以上的白細胞,這就是細菌前列腺炎的特征;非細菌前列腺炎實際上沒有細菌感染,但是也可以找到大量的白細胞,還有巨噬細胞,找不到病原體,但是大量的白細胞存在。前列腺痛又不一樣了,前列腺液進行檢查,沒有白細胞,基本上是正常的,所以說,這三種病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