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恐懼是恐怖癥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全部病例的60%。廣場恐怖癥是處在難以逃避的情況中出現焦慮,或害怕在這樣的情境中很難得到幫助時出現驚恐發作或驚恐樣癥狀,因此常伴發于驚恐障礙。焦慮常導致患者回避許多害怕的情境。其恐怖對象主要為某些特定的環境,如空曠的場所、人多擁擠的場所、閉室、黑暗場所、電梯、公共交通工具(擁擠的船艙、汽車、火車車廂、飛機等密閉空間)等,患者常表現為害怕離家外出,怕獨處,怕離家后處于無能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離開該場合;害怕乘坐汽車、飛機、火車;害怕去劇場、餐館、市場;害怕排隊等候;害怕出遠門及離家外出;害怕外出后不能回家;害怕獨處等。病人在有人陪伴時,恐怖可顯著減輕。基于臨床觀察,有以下兩種情況。
①廣場恐怖癥無驚恐發作
這類患者在廣場恐怖癥狀出現前和病程中從無驚恐發作,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A、害怕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如會場、劇院、餐館、菜市場、百貨公司等,或排隊等候。
B、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乘坐汽車、火車、地鐵、飛機等。
C、害怕單獨離家外出,或單獨留在家里。
D、害怕到空曠的場所:如曠野、空曠的公園。
當患者進入這類場所或處于這種狀態便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明顯的頭昏、心悸、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反應;嚴重時可出現人格解體體驗或暈厥。由于患者有強烈的害怕、不安全感或痛苦體驗,常隨之而出現回避行為。如果患者回避害怕的情境,焦慮就會減少,驚恐癥發生的頻率就會減少,甚至不發生。然而,在有一次或多次類似經歷后,因為存在對驚恐的預期恐懼,常產生預期焦慮,這樣即使驚恐發作或驚恐樣癥狀消失了,廣場恐怖癥也會經常持續發生。每當患者遇到上述情況,便會感到焦慮緊張,極力回避或拒絕進入這類場所。在有人陪伴時,患者的恐懼可以減輕或消失。通常在患者經歷過驚恐發作或驚恐樣癥狀后,廣場恐懼逐步發展。然而,一旦廣場恐怖癥發展后,驚恐癥狀可以繼續發生,也可以停止。
②廣場恐怖癥有驚恐發作
有以下3種表現
A、廣場恐怖癥起病前從無驚恐發作,不在害怕的場所也無驚恐發作,只在經歷害怕的場所或境遇時極度恐懼,達到驚恐發作的診斷標準。回避害怕的場所或境遇,或恐怖癥狀得到有效控制,驚恐發作便會停止。這種情況廣場恐怖癥是原發病。驚恐發作屬繼發反應。
B、廣場恐怖癥起病前經歷過一次或多次驚恐發作,害怕單獨出門或單獨留在家里,擔心自己出現驚恐發作時無親友在身旁救助;如果有人陪伴便可消除擔心。在驚恐障礙得到有效治療后,廣場恐怖會逐漸消失。這類病例的原發病是驚恐障礙,廣場恐怖為繼發癥狀。
C、廣場恐怖和驚恐發作見于同一患者,患者既在人多擁擠的場合感到緊張不安,在一般情況下也有驚恐發作。這種情況常需分別給予適當治療,兩類癥狀才會消失;應考慮為二者合病(comorb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