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年輕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包辦,結婚前甚至只見過對方一面,因此常常有人在結婚前對未知的命運感到害怕。如今,婚姻自由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人戀愛、結婚,但卻仍有人患上婚前恐懼癥。
據專家介紹,婚前恐懼癥狀第一次出現是在談婚論嫁階段,主要是對婚姻持久性的懷疑和恐懼。這種恐懼一是來源于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以及一些媒體對各種婚姻問題剖析過多地“暴露”了婚姻的陰暗面,使有“結婚意向”的人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以致產生對婚后生活“走向”過分憂慮和對婚姻失敗的恐懼;另一個原因是,一方對另一方某些方面不是很滿意,或對對方某些缺點在成家后能否改變、自己能不能適應等心存疑慮。
婚前恐懼癥第二次出現是在結婚的前一個月或前一個星期出現的恐懼、緊張、焦慮等“癥狀”。與第一階段不同的是,這時產生“恐婚”的原因是對婚后生活困難程度的“擴大”。
假如出現了婚前恐懼癥狀該怎么辦呢?這時,準新人們首先應做好心理準備。
擺脫對新生活的幻想,期望不可過高
如果對婚后生活期望過高,而現實生活又并非如此時,就會感到大失所望,產生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做好適應新生活的心理準備
有些年輕人在婚前想得很少、很天真,認為結婚就是與自己最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會無憂無慮,幸福美滿。這可錯了,因為,在你心愛的人身后還有一大堆他(她)的親人、朋友和同事。因此有必要在婚前就主動地創造條件去認識和熟悉那些應該認識的人,這樣就會使婚后不再感到那么突然和緊張。
增進雙方了解,加深感情和理解
男女雙方進一步加強相互間的了解,加深感情和理解,使戀人之間的感情達到成熟。這是最重要的心理準備。如果這項準備不充分,其它準備再齊全、再完美,也不能保障婚煙的美滿。
結婚前的這些心理準備很重要,假如沒有做好這些心理準備,結婚前出現婚前恐懼癥狀,就要想辦法及時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