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理和病理因素導致早產兒很容易患上早產兒貧血,主要的癥狀表現為臉色蒼白,喂奶困難、氣促等,但是很多早產的孩子身體本來就很差,就會導致疾病被誤診。但可以通過血常規、B超等進行檢查孩子是否有患上疾病。以下內容為早產兒貧血的檢查診斷標準。
早產兒貧血的檢查:
1、血常規:一般為正細胞正色素貧血,網織紅細胞正常或升高。
2、血漿促紅細胞生成素:正常4~25U/L,早產兒降低且與貧血程度不成比例。
3、血清鐵蛋白:正常3個月前194~238μg/L,低于10~20μg/L,提示缺鐵。
常規做胸片檢查,除外肺部炎性改變,心電圖有心律增快,B超可發現肝脾增大。
早產兒貧血的鑒別診斷:
應首先除外感染性疾病和新生兒出血癥等,依靠體檢和實驗室及輔助檢查明確鑒別診斷。
如果有圍產期大量出血,可發生低容量性休克和嚴重的產前或產時窒息。嬰兒有低血壓,極度蒼白,脈搏弱或缺如,呼吸無力,對心肺復蘇反應差。因為可能還無時間形成紅細胞壓積下降,出生時紅細胞壓積的正常并不能排除急性大量失血。相反,有慢性胎-母出血的嬰兒,表現蒼白并有低紅細胞壓積,但有良好的脈搏和灌注。
在胎-胎間輸血,供者往往小于胎齡和貧血,尿量少導致羊水少。受者顯著大且多血,尿量多導致羊水多。需要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新生兒出血癥:為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減少而引起的出血,發生于1周內的新生兒叫新生兒出血癥。
2、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病人在治病期間,由于體質和抵抗病菌能力較差,而被感染其它疾病。
3、蒼白窒息:出生前多有分娩合并癥或宮內窘迫,新生兒有青紫、呼吸困難或暫停、心率減慢及無Hb降低等可與本病鑒別。
4、重癥新生兒溶血病:也可有蒼白、貧血,但常伴水腫、肝脾腫大,生后24h內即出現黃疸,可與本病鑒別。確診溶血病需靠特異性血型抗體檢查。
專家提示:不管早產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及以后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女性懷孕的時候,一定要定期檢查胎兒是否正常,母體有沒有疾病或是并發癥。如果確實沒有辦法保證孩子足月生產,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提前讓孩子出生,這樣能避免孩子早產后患上其它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