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竇竇口相對較大,感染易侵入鼻竇。細菌學研究表明小兒急性鼻竇炎中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及流感嗜血桿菌;厭氧菌感染亦不少見;其次為卡他莫拉菌等。而慢性鼻竇炎患兒多見厭氧菌感染。
2、由于小兒鼻腔和鼻道狹窄,鼻竇發育不全,血管和淋巴管較豐富,一旦感染,各鼻竇相互受累,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多,更易引起鼻竇自然開口的阻塞,影響竇腔的通氣和引流。小兒以上頜竇發病率最高,篩竇因呈蜂窩狀,引流不良,故發病率亦較高。
3、身體抵抗力,免疫力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均較差。尤其是在營養不良,體質衰弱或居住環境差的條件下, 小兒鼻竇炎常繼發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紅熱和流行性感冒、肺炎、白喉等)。
4、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易引起鼻腔阻塞,并常伴有感染,妨礙鼻腔和鼻竇粘膜纖毛和粘液毯的正?;顒印?/p>
5、呼吸道變態反應在小兒鼻竇炎發生中的作用比成人更為明顯。變態反應常引起鼻腔和鼻竇粘膜水腫,妨礙引流;而感染又可增加變應原對身體的致敏作用??梢哉f,感染與變態反應之間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6、胃食管反流(GERD)因素是近年來發現的小兒慢性鼻竇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患病小兒常將反流物嗆至鼻咽腔,引起鼻竇炎。國外研究表明,抗反流治療總體癥狀改善率可達68%。
7、小兒跳水、游泳,特別是在不潔水中進行;不易發現的鼻腔異物等,均極易引發鼻竇炎。
8、其他先天性異常如腭裂、后鼻孔閉鎖、先天性丙種球蛋白缺少癥、纖維囊性病,不動纖毛綜合征和Kartagener綜合征(支氣管擴張,慢性鼻竇炎和內臟反位)等均常伴發鼻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