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耳鼻喉常見的意外傷害有哪些(一)
小兒耳鼻喉常見的意外傷害有哪些
1、氣管、支氣管異物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指經口誤將花生米、豆類、包米粒、瓜子等物吸入氣管內造成劇烈嗆咳、呼吸困難甚至導致窒息的急癥。多發生在5歲以內的小兒。9—10個月的小兒,不管見到什么樣的小東西,只要放在他能摸得到的地方,他就會撿起來往嘴里放,當嬰兒仰臉哭笑或突然大吸氣,很容易把含在嘴里的東西吸進氣管內。一但吸入氣管或支氣管內的異物,很少能自然咳出。
引起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種類以花生米、豆類、包米粒、瓜子等植物性異物最多見,也有如魚刺、骨片、圖釘、石子等。較大的異物誤吸入氣管內有可能造成立即窒息來不及搶救而死亡。尤其是果凍,危險性特別大,所以國家已明文規定禁止生產某些尺寸的果凍,以防止患兒吸入導致的意外死亡。遇到這種緊急情況,大人要使孩子倒立,然后猛拍其后背,設法利用孩子胸腔的壓力把果凍擠出來。他特別提醒:千萬不要讓孩子在慌亂之中繼續向肺部深吸果凍,要迅速把孩子送往設備先進的醫院搶救。
異物進入氣管,先是刺激氣管內膜引起嗆咳。以后可聽到異物隨氣流向上撞擊聲門下區的拍擊聲,咳嗽時加重。也可聽到喘鳴聲。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危及小兒生命的急癥,疑有異物吸入應立即到醫院喉科就診以便及時取出。在送往醫院過程中,家長要保持鎮靜,哄好孩子不要哭鬧并減少活動,以避免因異物移動引起窒息。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是一種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首先要做宣傳工作。年輕父母和保教人員要教育兒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小兒進食時,大人不要逗孩子說笑、哭鬧,以防食物嗆入氣管。教育孩子不要把小東西放在口內玩,糾正小兒口內含物的不良習慣。如發現小兒口內含物時,應婉言勸說使其吐出,不要用指強行挖取,以免引起哭鬧而吸入氣管內。
節假日幼兒氣道異物高發的原因是瓜子、花生、核桃、開心果等堅果類休閑食品進了門,孩子們邊吃邊玩,互相打鬧嬉戲,一哭一笑之間極容易吸入氣管。異物一旦進入氣道,患兒會出現即時性的嗆咳喘息不止,當阻塞呼吸道時面部發紅發紫,呼吸困難,嚴重的還會窒息;還有部分孩子出現間歇性嗆咳或老是咳嗽不止,用藥數天后無效,這時應該想到是否有氣道異物。一旦發現孩子有異物嗆入氣管,應在第一時間急送孩子至??漆t院救治,千萬不要抱僥幸心理。
2、食道異物
食道也叫食管,有異物卡住時叫食道異物或食管異物。小兒發生食管異物的原因和咽部異物的原因是一致的。
食管有上、中、下三個生理狹窄部位,其中以食管上端最窄,因而異物最容易卡在那里。一旦發生食管異物,就會產生疼痛,疼痛可以在頸部或在胸骨后部,吞咽時疼痛加重。也會產生吞咽困難,這是由于異物堵塞和疼痛引起的。尖銳的異物常刺破食管而引起局部發炎,嚴重的損傷和炎癥的擴散可引起縱隔炎、肺部感染或食管氣管瘺等嚴重的合并癥。在第二個生理狹窄部位的食管異物,因緊靠主動脈,有可能損失主動脈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這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