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急性胃炎患者來說,及時治療非常關鍵,否則會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后果。為了避免盲目治療的危害,患者需要摸清急性胃炎的發病原因,根據自身的時機情況來確定治療方針。根據臨床數據分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目前導致急性胃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患者最好是引起重視。
易被忽視的急性胃炎病因
1、精神、神經因素精神、神經功能失調,各種急重癥的危急狀態,以及機體的變態(過敏)反應均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癥損害。
2、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急性胃炎。生活習慣包括長期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刺激黏膜組織、抽煙喝酒以及長期熬夜等等,患者最好是引起重視。
3、物理因素過冷、過熱的食物和飲料,濃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調味品、過于粗糙的食物、藥物,均可刺激胃粘膜,破壞粘膜屏障。
4、胃內異物或胃石(胃石【譯】:胃內異物的一種,多因進食某些既不能消化又不容易排出胃外的植物纖維、藥物、毛發等。)、胃區放射治療均可作為外源性刺激,導致急性胃炎。情緒波動、應激狀態及體內各種因素引起的變態反應可作為內源性刺激而致病。
5、感染細菌導致急性胃炎。有害細菌進入胃部,導致胃部菌群秩序失調,并進一步傷害胃粘膜,由此導致了急性胃炎,并影響正常的胃腸功能,引發胃痛、胃脹等一系列身體不適癥狀。
6、化學因素阿司匹林等藥物還能干擾胃粘膜上皮細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內粘液減少,脂蛋白膜的保護作用消弱,引起胃腔內氫離子逆擴散,導致粘膜固有層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血管能透性增加,以致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出血等病理過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粘膜的修復亦受到影響。
7、生物因素細菌及其毒素。常見致病菌為沙門菌、嗜鹽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常見毒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毒素桿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較為常見。進食污染細菌或毒素的食物數小時后即可發生胃炎或同時合并腸炎此即急性胃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攝入后合并腸炎此即急性胃腸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攝入后發病更快。近年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也在少數。
溫馨提示:預防急性胃炎應戒煙限酒,盡量避免阿司匹林類藥物的損害,生活應有規律,避免進食刺激性、粗糙、過冷、過熱食物和暴飲暴食,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污染食物。發病時應進食清淡流食,必要時可禁食,并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防止轉為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