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腐蝕性胃炎是因為吞服強堿、強酸或其它腐蝕劑而引起的胃粘膜損傷。胃部病變在輕者表現為粘膜充血、水腫、糜爛,重者可有急性潰瘍、胃壁壞死甚或穿孔。專家提示:對于此類急性腐蝕性胃炎應盡早去醫院查明病因,接受治療。
一、原因
本病系由于誤服或有意吞服腐蝕劑(強堿如苛性堿,強酸如鹽酸、硫酸、硝酸、石炭酸、來蘇)而引起的急性胃壁損傷。損傷的范圍和深度與腐蝕劑的性質、濃度和數量,腐蝕劑與胃腸道接觸的時間及胃內所含食物量有關。
二、發病機制
濃酸可使蛋白質和角質溶解或凝固,組織呈界限明顯的灼傷或凝固性壞死伴有焦痂,壞死組織脫落可造成繼發性胃穿孔、腹膜炎;強堿與組織接觸后,迅速吸收組織內的水分,并與組織蛋白質結合成膠凍樣的堿性蛋白質,與脂肪酸結合成皂鹽,造成嚴重的組織壞死,常產生食管壁和胃壁全層灼傷,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兩者后期都可引起瘢痕形成和狹窄。
吞服腐蝕劑后,最早出現的癥狀為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中上腹部劇烈疼痛,常伴有吞咽疼痛,咽下困難,頻繁的惡心與嘔吐,胃部病變輕者僅有充血,水腫和糜爛,常有粘膜內出血;重者可有急性潰瘍,胃壁壞死甚或穿孔引起腹膜炎,嚴重者可嘔血。
常見的幾種胃炎分類
一、急性胃炎
臨床可分為單純性糜爛性腐蝕性和化膿性以單純性最為常見。
1、急性化膿性胃炎
由化膿菌引起以胃壁黏膜下層病變為主的急性感染性胃部疾患常以急腹癥形式發病。
2、急性糜爛性胃炎
發病前有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酗酒以及燒傷大手術顱腦外傷重要臟器功能衰竭等應激狀態病史。
3、急性單純性胃炎
以感染或進食了被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
4、急性腐蝕性胃炎
自服或誤服強酸或強堿等腐蝕劑后引起胃黏膜發生變性糜爛潰瘍或壞死性病變。
二、慢性胃炎
本病十分常見約占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
1、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見的類型表現為上腹疼痛疼痛多數無規律腹脹噯氣反復出血等多數患者可無癥狀。
2、萎縮性胃炎
臨床表現不僅缺乏特異性而且與病變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臨床上有些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無明顯癥狀但大多數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脹痛鈍痛或脹滿痞悶尤以食后為甚食欲不振惡心噯氣便秘或腹瀉等癥狀。
3、慢性糜爛性胃炎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及性別起病往往較急且重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現嘔血黑便休克出血停止后常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