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過去被稱為“癆”病,有人類死亡元兇的稱號。20世紀40年代以來,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已大大降低,從90年代起,結核病又“卷土重來”,全世界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結核,每7名死亡成人中就有1名是結核,患病人數更多。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容易并發結核,我國最近發布的《2004年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表明,艾滋病發病率在我國處于全國低流行和局部地區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態勢,有些高危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且女性的感染比例上升。并發結核的艾滋病患者其結核病的臨床癥狀可早于艾滋病,但癥狀常不典型,所以在艾滋病流行地區遇到不典型的結核病患者應該警惕并存有艾滋病的可能。我國目前結核病患者占全世界患者的1/4。除肺結核外,泌尿生殖系結核是最常見的結核病。
絕大多數泌尿系結核為原發結核病中的結核菌經血行先抵達腎臟形成病灶,這些病灶可長期處于靜止狀態,不引起疾病,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發病,引起泌尿系統的損傷。泌尿系統結核的主要病理改變在腎臟,即腎結核,可導致腎臟皮質的阻塞性缺血性萎縮以及腎臟髓質的干酪樣壞死和空洞形成,而其他泌尿系統的結核,如輸尿管結核和膀胱結核,多繼發于腎結核,主要病變是組織纖維化和腔道道梗阻。腎結核多發生于20~40歲的女性,腎結核的發病過程一般很緩慢,早期往往無任何臨床癥狀,只有在尿檢時發現異常,如尿呈酸性反應,少量蛋白及紅、白細胞,如果引起重視此時可在尿中查出結核桿菌。出現典型臨床表現時,就會有尿頻,同時伴有尿痛、尿急、血尿等癥狀。到晚期結核,患者排尿會非常痛苦。
女性生殖器結核最常發生于生育年齡婦女,結核菌多經血行傳播至血供豐富的生殖器官,大多數情況下先感染輸卵管,然后逐漸蔓延至子宮內膜、卵巢、宮頸等處。女性生殖器結核臨床表現不典型,輕者僅有不孕癥狀,重者可以伴有月經異常、下腹疼痛、發熱、消瘦等癥狀。
泌尿及生殖器結核是慢性病,可使患者失去勞動能力,部分婦女喪失生育能力,必須積極治療。泌尿及生殖器結核的藥物治療非常重要,現在通常采用的化療方案總療程為6個月,由利福平、異煙肼及嗶嗪酰胺三種抗結核藥物組成,能較好的殺死病灶內的結核菌、防止結核耐藥菌產生和結核病復發。近年來將氧氟沙星與上述藥物聯合用于耐藥結核及復發性、難治性結核的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由于結核化療藥物治療通常可以獲得滿意療效,大多數泌尿及生殖器結核不需要手術。但在出現結核菌耐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泌尿及生殖器官出現廣泛破壞及功能喪失等情況下,常需手術治療,如腎切除術、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