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區,妊娠期感染HBV易演變成慢性肝炎。妊娠晚期HBV急性感染者,約70%胎兒可發生感染;圍生期感染的胎兒85%~90%可能轉為慢性病毒攜帶者;孕婦HbsAg陽性,其新生兒約半數為陽性。流行病學已證實人群中HbsAg攜帶者中50%來自于母嬰傳播。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包括:①宮內傳播;②產時傳播;③產后接觸傳播。
HBV母嬰傳播的預防:
建立完善的圍產期保健制度 對HBV感染孕婦進行篩查、管理和監測,并對其新生兒監測和隨訪,以確定胎兒是否為宮內感染。HBV感染孕婦的新生兒出生后立即沐浴,HBeAg陽性母親,停止母乳喂養,與母親隔離4周。單純HBV病毒攜帶母親,可以母乳喂養。
免疫預防:
婚前接種乙肝疫苗接種疫苗是主動免疫,有助于打破HBV“夫婦-母嬰-人群”傳播鏈,具有雙阻斷功效。目前對父嬰傳播,通過母親孕前接種乙肝疫苗成功,嬰兒出生后約90%獲得被動抗-HBs,而且能有效的避免HBV的父嬰垂直傳播而造成的胎兒宮內感染。
產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孕20周以后,胎盤有主動從母親傳輸IgG型抗體給胎兒的功能。因此,即便母親HbsAg陽性,孕期多次肌注HBIG 200IU(從孕20周后每月肌注1次),經胎盤傳輸給胎兒,使其在宮內獲得被動免疫保護,降低了孕婦血HBV-DNA含量,可有效減少新生兒宮內感染率。注射HBIG在分娩前后的隨訪中未發現不良反應。
新生兒乙肝免疫預防:
①被動免疫(HBIG注射):HBIG為高效抗HBV免疫球蛋白,它可中和進入體內的病毒,避免和減少HBsAg慢性攜帶者的發生, HBIG使用越早越好。 母親HBsAg陽性者于出生后24小時內、1個月和6個月各注射200IU。一般在12個月內有一定保護力。
②主動免疫:經乙肝疫苗注射后,約有95%的人有HBsAg的保護性抗體(HBsAb)。新生兒對乙肝疫苗也有足夠的抗體效應。HBsAg陽性孕婦的新生兒需在出生后24小時內注射10ug乙肝疫苗,1個月和6個月各注射5ug乙肝疫苗。大部分嬰兒出現抗-HBs的免疫應答。
③主動免疫加被動免疫:多數學者主張HBIG與乙肝疫苗聯合應用,既可使新生兒產后獲得即刻的被動免疫,又可使嬰兒隨后獲得主動免疫產生的HBsAb持續保護。但免疫預防只對產時和產后的母嬰傳播效果好,對宮內感染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