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傷后綜合征患者的癥狀表現為頭痛最多,約占78%,腦外傷后綜合征病人常有頭部脹痛、割裂或跳痛,發作時間不定,以下午為多,部位常在額頸部或枕后部,有時累及整個頭部,或頭頂壓迫感,或呈環形緊箍感,因而終日昏沉、集中不安。專家提示:一旦發現身邊的人患有腦外傷后綜合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診斷。
一、檢查
腦脊液檢查大多屬正常范圍之內,少數病人壓力可稍高或稍低,蛋白定量可稍增高。
1、CT與MRI
可以顯示腦內有無明確的器質性改變,如腦萎縮,腦積水,腦梗死,小的出血軟化灶及其他小的病灶。
2、腦電圖
可能出現廣泛性節律異常或局灶性慢波,快波或發作波等,有的出現去同步化現象。
3、放射性核素腦脊液成像
有助于了解腦脊液循環是否存在阻礙。
二、診斷
腦外傷后綜合征的診斷必須慎重,首先應在認真排除器質性病變之后始能考慮,另外還需排除全身的其他慢性病變,只有在排除了以上兩類情況,經系統治療半年或1年以上,仍有上述癥狀者,才可以診為腦外傷后綜合征。
對這類病人應耐心詢問病史,了解自傷后至現在整個病情的全過程,包括各項檢查的結果,治療經過,手術發現以及曾經做出的診斷意見和治療效果,在全面了解病人情況之后,再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雖然神經系統檢查常為陰性,但認真仔細的查體仍有重要意義,有時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發現線索,從而找到病因或排除器質性損害。
其次可根據病史和檢查有目的地安排輔助性檢查:腰椎穿刺可以測定顱內壓以明確有無顱壓增高或降低,同時能了解腦脊液是否正常;腦電圖檢查有助于發現局灶性損害及有無持久的異常波形,以決定進一步的檢查方向;CT掃描能夠明確顯示有無腦萎縮,腦積水或局限性病灶;MRI更有利于發現腦實質內的微小出血點或軟化灶;放射性核素腦脊液成像可以了解腦脊液循環情況。
三、鑒別診斷
注意與顱腦器質性病變和全身一些慢性疾病相鑒別,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有助于鑒別,另外應與神經癥進行鑒別,神經癥發病與神經癥素質,人格特征和精神應激有關,病程多遷延,呈發作性,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癥狀相對較輕,神經電生理學,神經放射學檢查均正常,神經癥患者對抗焦慮和抗憂郁治療缺乏特異性,而對自己所相信的任何治療和暗示療法均能取得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