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女性錯誤的認為痛經很正常,根本不用在意,可以卻不知如果對待痛經一忍再忍,很同意引發多種婦科疾病,所以小編提醒大家,以下這四種痛經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為什么會生理痛?
雖說大多數女性都有過經痛經驗,但是究竟有多普遍,國內婦科界、公衛界、或行政體系,都無研究與數據。不過瑞典曾經做過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有75%的女人答稱有過經痛,也就是說,每4個來月經的女性,就有3個會經痛。
事實上,同樣的痛,對于有些嬌嬌女孩是痛得要死,但對一位吃苦耐勞的農婦來說,也許只有一點酸痛。
婦產科醫生習慣將經痛分成兩類:一是如果利用各種檢查方法,在骨盆腔和子宮內找不到病理原因時,就稱為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20歲以前。二是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細菌感染、子宮肌瘤……等等骨盆腔的問題所造成的疼痛,就稱為續發性經痛。
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一開始時,少數會持續好幾天,大多會痛幾個小時就會逐漸消退。疼痛的性質跟生產的陣痛類似,但痛到什么程度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只覺得腹腔內悶悶的,有的人則劇烈疼痛,會在地上打滾。
目前認為原發性的可能塬因有:心理因素、體質因素、內分泌因素。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社經地位高的女性經痛的情形愈嚴重,顯示心理壓力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塬因之一。
不過要注意的是,止痛藥最好在痛之前就開始服用,會比痛發生了才慌慌亂亂抓藥服用有效。何必讓痛來折磨,知道自己會經痛的人,早點服用,整個經期都能舒適度過。
有以下情形的人需要去求診:
一、月經不規則。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35天,經期約維持2~6天。
二、試過各種自我照顧的方法以后(不含自行服用止痛藥),仍然有嚴重的經痛,會影響到妳的正常作息。千萬不要以為去看了醫生也只是開開止痛藥,所以排斥去做檢查。
其實就算結果只是吃吃止痛藥,也是個重大發現,因為妳不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止痛藥,安心服用,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其他的毛病而經痛,解除心中疑惑。
三、有嚴重的經前癥候群。如果月經前或經期間,你常會不自覺地焦躁不安,突如其來的想哭,每個月就像坐上「情緒云霄飛車」一樣,如果試過以上方法都不能獲得改善,婦科的醫生會給你做必要的檢驗、診斷與治療,例如,單純的情緒低落就能以抗焦慮、抗憂郁的藥物來控制。
四、經血量過多或過少。一般人是很難測量經血量的,妳必須學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它的多寡,理論上,總失血量20~80㏄是正常的範圍,如果你已到了頭暈目眩、貧血的癥狀,那就要盡快就醫。
我相信所有的女性朋友都不會喜歡去看婦科門診,不喜歡自己的隱私暴露在別人眼前,常常會莫名的感到恐懼感,但是一味的擔心害怕,還不如一次性的解決問題更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