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顱內炎癥。如腦膜炎、蛛網膜炎、腦膿腫,顱內炎癥一般有急性或亞急性發病過程、腦膜刺激征和全身癥狀,視盤水腫在早期少見且輕微,腦脊液檢查炎性表現并可能檢出病原菌。腦膿腫影像學表現需同膠質瘤相鑒別。
2、慢性硬膜下血腫。一般見于有頭顱外傷的老年人,但有時外傷輕微不能追憶,臨床表現可有類似老年性癡呆的精神癥狀、顱內高壓表現或意識障礙,局限體征為一側肢體體力弱為主,CT檢查可確診。
3、腦豬囊尾蚴病。病人有便絳蟲或有皮下結節存在,常有癲癇、精神癥狀或顱內高壓表現。CT或MRI可在顱內發現病灶。
4、癲癇。原發性癲癇起病一般在20歲以前,無局限性神經體征,成年后發病的局灶性癲癇懷疑顱內腫瘤,病人可有顱內高壓和局限體征,影像學可發現腫瘤。
5、多發硬化是脫髓鞘的常見類型,以軸索的彌漫性脫髓鞘及神經膠質增生為特點,好發于腦室周圍、視神經、腦干、小腦白質及小腦腳、脊髓,有時需同顱內腫瘤尤其是膠質瘤相鑒別。多發硬化好發于中青年,女性居多,病程中緩解與復發交替。影像學檢查提示白質內存在新舊不一的2個以上病灶,多無占位效應。活動病灶在CT或MRI上多可對比增強,類固醇激素治療可使強化密度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