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方法可以診斷出腦梗塞?腦梗塞是一種神經功能障礙的腦血管病,生活中也經常聽說老人因為腦梗塞而走掉,這種疾病同樣多發于老人,都能影響老人的正常生活,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有哪些方法可以診斷出腦梗塞的。
一、詳細詢問病史
作神經系統及全身體格檢查 特別著重于發病情況,病程經過,存在的神經功能障礙,心血管功能狀態,頸動脈搏動及有無糖尿病史等。
二、作腦血管造影
查明腦動脈起始部的狀況。造影應作雙側,以便掌握腦動脈病變的全貌及測定動脈狹窄的程度,數字減法血管造影是一種新的診斷方法,損傷性少,安全,對顱外動脈的閉塞或狹窄顯示較佳,可用以代替傳統的腦血管造影。
三、高壓氧試驗
腦缺血時如提高血氧濃度應具有與增加腦血供相同的治療作用。可逆性腦缺血性損害癥狀可在高壓下吸氧而得以改善,不可逆性腦缺血性損害癥狀則不能改善。因此這一試驗有助于預測腦血管重建手術的效果。
四、CT腦掃描
腦缺血性梗塞在CT圖像中表現為低密度區。一般在發病后12~24小時才能顯示。另外CT對鑒別出血性腦卒中有很大幫助,并可判明是否伴同有腦水腫、腦的其他病變都有較大幫助。
五、磁共振成像(MRI)
在IR掃描像中腦梗塞區因T1延長呈低信號,在中心區信號最低處可能代表囊腔形成。腦梗塞的急性期尚可見腦溝及腦室受壓變形等類似腫塊的跡象。在SE掃描像中由于梗塞區的T2延長而呈高信號。超過2個月的慢性腦梗塞可見有腦溝的增寬及同側腦室擴大等變化。陳舊的腔隙狀梗塞在各種掃描圖像中表現為多發的、小的、深在的T1及T2延長灶,較CT更為清晰。
六、腦局部血流量測定
吸入133氙,或經靜脈注入體內然后用rCBF儀測定腦各部的局部血流量,從而可以測出腦缺血的精確部位并有助于估計腦缺血性損害的程度。
七、多普勒超聲探測
可用以測定頸部動脈是否有閉塞及眼動脈的血流方向是否有逆轉。正常的眼動脈血流方向是從顱內流向顱外,但如顱內動脈有閉塞時,眼動脈的血流方向逆轉,自顱外流向顱內。檢查時將多普勒探頭置于眼內眥動脈處,同時壓迫同側的顳淺動脈及面動脈,如血流聲消失,即表示眼動脈血流方向有逆轉。
八、靜止視網膜動脈壓測定
當一側頸動脈有狹窄時該側視網膜動脈壓應降低。如果視網膜動脈壓并不降低,則說明該側頸內動脈的灌注壓不低,故選擇作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的效果可能不佳。同理,如術后視網膜動脈壓有所增高,提示吻合口已有供血,是通暢的。
以上為腦梗塞的診斷,僅供大家參考。相信大家已經很好的了解到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患者的病情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對疾病的治療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另外提醒廣大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最后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