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CRF)簡稱慢性腎衰,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腎臟慢性損傷,導致腎臟失去功能的綜合征。屬于中醫“水腫”、“關格”、“癃閉”、“虛勞”等病范疇。由于其隱秘性,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識別診斷尿毒癥,以至于造成誤診誤治,或者耽誤了治療尿毒癥的最佳時機。正確診斷尿毒癥的四個標準如下:
1、血液檢查:①尿素氮、肌酐增高。②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終末期可降至20-30g/L,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細胞偏高。③動脈血液氣體,酸堿測定;晚期常有PH值下降、AB、SB及BE均降低,PaCO2呈代償性降低。④血漿蛋白可正常或降低。⑤電解質測定可出現異常。
2、尿液檢查:①尿常規改變可因基礎病因不同而有所差異,可有蛋白尿、紅、白細胞或管型,也可以改變不明顯。②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毒癥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夜間尿量多于日間尿量。
3、腎功能測定:①腎小球濾過率、內生肌酐清除率降低。②酚紅排泄試驗及尿濃縮稀釋試驗均減退。③純水清除率測定異常。④核素腎圖,腎掃描及閃爍照相亦有助于了解腎功能。四、其它檢查泌尿系X線平片或造影,腎穿刺活檢,有助于病因診斷。診斷根據慢性腎臟病史,有關臨床表現及尿、血生化檢查,可確診。腎功能異常程度可根據腎小球濾過率(GF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分為三期:一、腎功能不全代償期GFR介于50-70ml/min之間,血BuN>7.14>8.93mmol/L,血Cr>132<177umol/L,臨床上除有原發疾病表現外,尚無其它癥狀。二、腎功能失代償期或氮質血癥期GFR<50ml bun="">8.93mmol/L,血Cr>177umol/L,有輕度乏力,食欲減退和不同程度貧血等癥狀。
4、尿毒癥期有GFR<25ml bun="">21.42mmol/L,血Cr>442umol/L,已有明顯尿毒癥臨床癥狀。如GFR<10ml/min,為尿毒癥晚期;GFR<5ml/min,則為尿毒癥終末期。
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進行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在此階段中,除了水與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外。也就是說尿毒癥這一名詞是從臨床表現這一角度來談的。因而醫生診斷時不僅要結合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數值來衡量,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患者所出現的機體自身中毒的癥狀來判斷,不能隨便地下“尿毒癥”的診斷,以免加重患者的思想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