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多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的基礎上引起。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血管炎與動脈瘤的發生與發展有關。腦動脈瘤多見于腦底動脈分叉之處。按其發病部位,4/5位于腦底動脈環前半,以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前交通動脈者多見;腦底動脈環后半者約占1/5。以下就是腦動脈瘤栓塞術后常見的并發癥。
腦動脈瘤栓塞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有
1、動脈瘤再破裂
是血管內栓塞術的嚴重并發癥,因血壓急劇波動術中機械刺激,術后抗凝治療凝血機制改變,引起的瘤體的破裂,與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病人可突然出現精神緊張,痛苦表情、躁動、劇烈頭痛、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小便失禁、急查CT示蛛網膜下腔出血,腰穿可見血性腦脊液護理病人隨時一定要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并通知醫生及時處理術后入神經外科ICU仔細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瞳孔變化肢體活動情況生命體征特別是血壓和呼吸改變對血壓高者控制性降低,將血壓降至16/1lKpa左右對清醒病人,指導其絕對臥床48~72h,48h內勿劇烈晃動頭部,保持情緒穩定及大便通暢。
2、腦血管痙攣
是顱內動脈瘤栓塞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若病人出現一過性神經功能障礙,如頭痛血壓下降短暫的意識障礙及肢體癱瘓,可能是腦血管痙攣所致,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擴容解痙治療持續低流量吸氧,改善腦組織缺氧,護理病人隨時要特別注意神經系統癥狀的改變,并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血管造影、栓塞所至的痙攣常可持續3~4周,為防腦血管痙攣,臨床上常用尼莫同持續微量泵泵入,尼莫同是一種高度選擇性作用于腦組織的鈣離子拮抗劑,它既能直接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又可作用于神經元細胞,增強其抗缺血缺氧的能力,加速其正常生理活動恢復,在應用尼莫同時應嚴密監測心率、血壓變化,如血壓下降、面色潮紅、心悸等反應,應及時減慢滴速或停藥,同時給予補液擴容與支持治療。
3、穿刺部位血腫
血腫易發生在術后6h內,原因是動脈血管彈性差術中肝素過量或凝血機制障礙,術后穿刺側肢體活動頻繁,局部壓迫力度不同等,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瘀紫。
4、腦梗塞形成
術后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引起腦梗死是手術的并發癥之一,嚴重者可因腦動脈閉塞、腦組織缺血而死亡、術后應早期嚴密觀察語言、運動和感覺功能的變化,經常與患者交流,以便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如術后發現一側肢體無力、偏癱、失語甚至神志不清等,應考慮腦梗塞的可能,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處理、術后患者處在高凝狀態,常規給予短期48h肝素化,配合長期阿斯匹林治療,以防腦梗塞、治療時密切觀察有無出血傾向,每10~30min測血壓一次,并詳細記錄,觀察牙齦結膜皮膚有無出血點,大小便顏色,以及頭痛、嘔吐等顱內出血癥狀。
5、下肢血栓
栓塞治療中,不同程度的血管內皮受損均可造成下肢動脈血栓的形成表現為術側下肢皮膚不同程度發紺或下肢疼痛明顯,足背動脈搏動較對側明顯減弱,提示下肢栓塞的可能,術后每15~30min觸摸足背動脈1次,觀察下肢末梢循環情況。
6、遲發性過敏反應
應用離子造影劑易發生過敏反應,但有的病人應用非離子造影劑仍可發生過敏現象,造影劑進入人體時間長劑量大時,可發生類似過敏癥狀、輕度的過敏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皮膚搔癢蕁麻疹等,重者出現休克、呼吸困難、四肢抽搐等,因此,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熟悉造影劑過敏反應的處理。
7、腦積水是動脈瘤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急性腦積水在手術同時行腦室外引流即能解決,而慢性腦積水需行手術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