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動脈瘤病人的護理措施
概述
腦動脈壁的局限性囊性擴張。病因多為先天性畸形,其次是感染和動脈硬化。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54歲,女性發病率比男性略高。動脈瘤的位置以頸內動脈顱內段居多,其次為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大腦后動脈較少見;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為首發癥狀,約占80%~90%。常在勞累或激動時突然頭痛、惡心、嘔吐、頸項強直或部分意識障礙,經腰穿可見腦脊液為血性。因出血量的多少和動脈瘤位置的不同,可有特定性神經體征,如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出血,可有同側的動眼神經麻痹(眼瞼下垂、眼球運動受限、瞳孔散大);若出血量多形成巨大血腫,病人短時間內可以死亡。
二、護理措施
1、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血壓、意識、瞳孔等,觀察72 h,穩定后再酌情根據醫囑觀察。保持呼吸道通暢,準備好吸痰用物,隨時準備做好氣管切開的配合和護理。嚴密觀察有無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并注意觀察低血鉀征象;注意引流裝置妥善固定,防止脫落,保持引流管通暢。
2、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有無動脈瘤破裂出血的癥狀和體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做好記錄。
(3)體位:絕對臥床休息,頭高臥位,為患者翻身時動作應輕柔。
(4)造影術后應監測足背動脈,右下肢制動24小時,注意術區加壓敷料的包扎情況及穿刺部位有無血腫。
(5)遵醫囑給與術前處置及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