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并有踝關節半脫位,或并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踝部扭傷的原因很多, 準備活動不夠充分;砂土場地不平;穿的運動鞋不好;運動時精力不集中;跳躍跑動時踩在球上。
踝關節關節囊纖維層增厚形成韌帶,主要有三組:
(1)內側副韌帶,又稱三角韌帶,是踝關節最堅強的韌帶。主要功能是防止踝關節外翻,起自內踝,呈扇形向下,分束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根據纖維走向及止點的不同的又分為舟脛韌帶,距脛韌帶,跟脛韌帶和距脛后韌帶。
(2)外側副韌帶,起自外踝,分三束分別止于距骨前外側,距骨外側或距骨后方,故又稱為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后韌帶,是踝部最薄弱的韌帶。
(3)下脛腓韌帶,又稱脛腓橫韌帶,有兩條分別于脛腓骨下端的前方和后方將腓骨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加深踝穴的前、后方,穩定踝關節。若內側副韌帶損傷,將出現踝關節側方不穩定,若外側副韌帶損傷,將出現踝關節各方向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