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單純性鼻炎是一種可逆性炎癥。主要病理改變為鼻黏膜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體周圍有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黏液腺功能活躍,分泌物增多。
一、慢性單純性鼻炎的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可以確診此病。
1.鼻塞
①間歇性鼻塞
一般表現為白天,勞動或運動時減輕,夜間,靜坐或寒冷時加重,
②交替性鼻塞
側臥時位于下側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轉臥另一側后,剛才位于上側沒有鼻塞或鼻塞較輕的鼻腔,轉到下側后出現鼻塞或鼻塞加重;而剛才位于下側的鼻腔鼻塞減輕,此外,嗅覺可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由于鼻涕長期流經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濕疹,多見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咽腔,出現咳嗽,多痰等癥狀。
2.多涕
常為粘液性或粘膿性,偶呈膿性,膿性者多于繼發性感染后出現。
二、慢性單純性鼻炎的檢查
鼻粘膜腫脹,表面光滑、濕潤,一般呈暗紅色。鼻甲粘膜柔軟而富有彈性,探針輕壓可現凹陷,但移開探針則凹陷很快復原,特別在下鼻甲為明顯。
若用1~2%麻黃素液作鼻粘膜收縮,則鼻甲迅速縮小。總鼻道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化驗檢查鼻粘膜腫脹,表面光滑、濕潤,一般呈暗紅色。鼻甲粘膜柔軟而富有彈性,探針輕壓可現凹陷,但移開探針則凹陷很快復原,特別在下鼻甲為明顯。若用1~2%麻黃素液作鼻粘膜收縮,則鼻甲迅速縮小??偙堑阑蛳卤堑烙姓骋盒曰蚰撔苑置谖铩?/p>
鼻黏膜對血管收縮劑敏感,滴用后下鼻甲腫脹可在3~5分鐘內消退。鼻腔內有較粘稠的黏液性分泌物,多聚集于鼻底、總鼻道或下鼻道。
三、慢性單純性鼻炎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慢性肥厚性鼻炎
長期鼻塞史,有雙側持續性鼻塞,閉塞性鼻音。鼻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擤出,可有嗅覺減退,耳鳴、聽力減退,咽干,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鼻黏膜淡紅或暗紅,下鼻甲肥厚彈性差等體征者。肥厚的下鼻甲黏膜對血管收縮反應差,探針觸壓不易凹陷,或觸壓解除凹陷難立即恢復。
2.慢性鼻塞炎
根據癥狀、鼻鏡檢查及鼻黏膜對麻黃素的血管收縮劑的反應,一般診斷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