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是一種影響人體機能運行且誘發多種病癥的疾病群,對于腎病常人采取的措施應當是以預防為主,同時了解其相關知識落實好及早發現的準備工作。下文我們就做下腎病的病因分析,幫助大家認識哪些因素誘發腎臟疾病。
(1)高血壓、高血壓是腎臟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同時腎臟又是高血壓的靶器官,也就是說高血壓會加重腎臟負擔和惡化腎功能。高血壓導致的腎肘損害多為不可逆的腎小球硬化,即所謂腎動脈硬化證。尤其當腎小球有病變時這種損害更加明顯,所以是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應當盡量控制好血壓,不可忽視,尤其老年人,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很高,而且腎臟本身又出現老化和功能減退,應當時時注意腎功能的變化情況。具體方法是在控制好血壓的同時,定時測血中尿素氨、肌酐、尿比重,腎臟濃縮和稀釋功能,尿蛋白等。
(2)藥物、眾所周知,藥物不是食品,更不是預防保健品,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副作用所損害的范圍與藥物本身的特性有密切關系。尤其大量化學合成藥物的廣泛應用,導致了一系列令人困惑而難以防治的損害,多稱之為藥源性疾病。腎臟損害是目前令人關注的臨床問題,腎臟病患者往生由于應用腎毒性藥物而使腎功能急劇惡化。因此應當在腎病治療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忌自購自服藥物,腎臟病人最好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腎病的病因復雜,患者要到腎病專科醫院進行腎病治療方法的選擇。
(3)感染、除了鏈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腎炎等腎小球疾病外,許多腎小球疾病的發生均不能除外細菌、病毒等感染因素,慢性腎炎復發或急性發作與感染有很大關系。就目前而言,引起慢性腎衰,出現尿毒癥者,首先是各類腎小球疾病,其次為慢性腎孟腎炎、糖尿病腎病,而后兩者一是感染所致,一是極易受感染。因此預防和控制感染對保護腎臟和防止腎功能的惡化具有重大意義。對于反復發作的扁桃體感染,疑有腎臟受累者,在感染控制后,可行扁桃體摘除術。慢性腎功能衰竭應當防治由于細菌等導致的急性胃腸炎,注意飲食衛生,以免由于嘔吐、腹瀉導致血容減少、電解質紊亂而加重腎功能衰竭,應用抗生素時應盡量選擇非腎毒性藥物。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由于藥物在腎臟的代謝減少,應當酌量減少用藥物。
上述三種是常見的腎病病因,多數的患者都是由于這三個方面的問題而患上腎病。腎病的預防就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盡可能的降低自身患上腎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