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最常見的腎臟疾病,臨床主要是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等癥狀。每個患者的癥狀表現的輕重程度不同,許多患者以水腫為首發癥狀,輕者僅晨起時眼臉及面部微腫,午后下肢略有水腫,經休息后短期內可消失。從中醫角度分析,引起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原因有哪些?
1、風邪外襲,肺失通調
風邪外襲,內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風遇水阻,風水相搏,流溢肌膚,發為水腫。
2、濕毒浸淫,內歸脾肺
肌膚因癰瘍瘡毒,未能清解消透.瘡毒內歸脾肺,導致水液代謝受阻,溢于肌膚f亦成水腫。
3、水濕浸漬,脾氣受困
久居濕地,或冒雨涉水,水濕之氣內侵,或平素飲食不節,多食生冷,均可使脾為濕困,失其健運,水濕不運,泛于肌膚,而成水腫。
4、濕熱內盛,三焦壅滯
濕熱久羈,或濕郁化熱,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三焦為之壅滯,水道不通,而成水腫。
5、飲食勞倦,傷及脾胃
飲食不節,勞倦太過,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水濕停聚不行,橫溢肌膚,而成水腫。
6、房勞過度,內傷腎元
生育不節,房勞過度,腎精虧耗,腎氣內伐,不能化氣行水,遂使膀胱氣化失常,開合不利.水液內停,形成水腫。
7、感受外邪,熱犯下焦
感受外邪,尤以感受熱邪為主,熱犯下焦,熱傷脈絡,血滲膀胱而見尿血。
8、腎陰虧虛,陰虛火旺
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房勞傷及腎陰,陰虛火旺,迫血妄行而見尿血。
9、久病之后,脾腎雙虧
久病使正氣虧損,脾虛不能固攝,腎氣不固,封藏失職,均可有血隨尿而出,久病尿血。
溫馨提示:腎小球腎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避免情緒波動及精神刺激。防止昆蟲叮咬。去除可能的過敏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控制和預防感染,在有明確的感染或感染灶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但應避免盲目地預防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