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性腎小球腎炎臨床上以輕度蛋白尿和(或)血尿為主要臨床表現,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故又被稱為無癥狀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它是一組病因、發病機制及病理類型不盡相同、臨床表現類似、預后良好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一、發病原因
1.稟賦不足:
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于調養,臟腑功能低下,尤其是脾腎功能虛衰,不能固攝精微物質而下泄,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2.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辛辣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職,內生濕熱,下注膀胱,導致膀胱不能分清別濁而出現蛋白尿和血尿。若攝食不足,氣血生化無源,機體得不到營養物質的補充,則影響臟腑功能,從而導致蛋白尿和血尿。
3.勞倦傷脾:
長期積勞成疾,損傷中焦,脾失運化,一方面氣血生化無源,另一方面可以化生濕熱,導致正虛邪實,臟腑功能失調而出現蛋白尿和血尿。
4.房勞傷腎:
房勞過度,勞欲傷腎,腎精虧虛,腎氣不足,不能分清別濁,精微物質下泄而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5.七情郁滯:
思慮過度,憂思氣結,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統攝無權,則精微物質下泄;肝郁氣滯,血行不暢,血液瘀阻,損傷血絡,營血和精微物質外泄,則可出現蛋白尿和血尿。
6.感受外邪:
生活起居不慎,調養失宜,感受外邪,或為溫熱,或為熱邪。濕熱或熱邪蘊結下焦,損傷膀胱功能,或損傷陰絡,則可導致蛋白尿和血尿。
二、發病機理
本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多與感染及免疫反應有關,因病因不同,故發病機制也不一樣。其病理形態也有多種類型,多系各種病理改變的早期。
1.單純性蛋白尿
可系微小病變性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炎、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及IgA腎病的早期。
2.單純性血尿
可系IgA腎病早期、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性腎炎、紫癜性腎炎、LN及薄基底膜腎病等。
3.無癥狀性血尿伴蛋白尿
同樣可為腎小球輕微病變,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增生性腎炎、IgA腎病或膜性腎病早期。
隱匿性腎小球腎炎病理變化均較輕,47%的病例腎臟病理學檢查光鏡下為正常腎小球,但45%為輕度、中度非特異性改變,8%為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鏡下改變主要可見腎小球輕微病變、輕度系膜增生、局灶節段性增生等三種病理類型。
根據免疫病理,又可以將他們分為IgA腎病及非IgA腎病,以單純性血尿表現者多為IgA腎病。如果持續性蛋白尿,則多為病理性,除了常見的腎小球病變引起的白蛋白尿外,應注意除外輕鏈蛋白尿、2微球蛋白等系統性疾病引起的小量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