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時需做的檢查視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尿常規檢查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最簡便易行的檢查方法,雖然它對尿路感染沒有確診價值,但結合臨床癥狀,??勺鳛榕R床醫生初步診斷尿路感染的依據。愛迪計數是尿沉渣鏡檢的方法之一,可作為尿常規的輔助檢查。尿液細菌培養是尿路感染有診斷價值的檢查手段,只有尿液細菌培養陽性才能診斷尿路感染,否則診斷不能成立。尿液細菌培養與藥物敏感試驗對治療時選擇抗生素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具體泌尿感染需做的檢查介紹如下:
1、尿常規檢查
包括尿液理學檢查、尿生化檢查和尿沉渣檢查。不同單位使用的檢查方法不同,化驗單上有說明,應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學分析儀檢查和尿沉渣人工鏡檢。
2、尿培養
治療前的中段尿標本培養是診斷尿路感染最可靠的指標。
自然排放尿液
男性自然排出的尿液與女性不同,其污染率<1%,故無需使用中段尿培養,但如初段尿液培養有3種以上的菌種生長,且無一超過80%的生長率,特別是有一種菌種屬非尿路致病菌時,則提示標本污染,必須指導收集中段尿再做培養。
膀胱尿液
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需要導尿,但導尿會誘發菌尿癥和損傷尿道口。因此,對無凝血障礙或腹壁缺陷的患者可使用恥骨上穿刺取尿。但如要測量膀胱殘余尿量或暫時膀胱引流,則導尿法仍有必要。
留置導尿管收集的尿液
男性長期留置導尿管引起感染的機會大于女性,這是因為有局部并發癥(如前列腺炎、副睪炎等),因此,使用導尿管應嚴格掌握指征,留置導尿管應采用無菌閉式引流,且如有可能盡早拔除。尿失禁病人如帶陰莖套,則必須消毒龜頭后換上新陰莖套和貯尿袋,在30~120分鐘內收集尿液。套袋應每24小時更換一次。
對于尿培養的結果,多數學者認為:自然排放尿液如果單種或主要菌種菌落數≥103/mL,則診斷為男性真性菌尿可靠。若沿用≥105/mL的標準,則敏感性僅占62%,有報道認為:一次尿培養用于老年人真性菌尿診斷,可靠性>95%。
3、影像學檢查
年齡小于45歲的男性尿路感染患者通常不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53]。因為陽性發現極少,故不推薦對女性單純性膀胱炎施行靜脈尿路造影或膀胱鏡檢查。
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復發性腎盂腎炎、合并無痛血尿或懷疑合并有泌尿系結石或梗阻時,推薦進行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
泌尿系超聲作為首選項目,可以發現合并的尿路梗阻、積膿、結石等病變。在超聲有陽性發現時,螺旋CT是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有效檢查,優于MRI。
尿路平片(KUB)和靜脈尿路造影(IVU)可以發現上尿路結石和畸形。
4、侵入性檢查
根據疾病具體情況可以考慮選擇膀胱鏡等相關檢查。
5、血常規檢查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時,血白細胞一般正?;蜉p度增高。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時,血白細胞明顯升高,并有中性粒細胞核左移現象;慢性期白細胞改變不大或輕度升高,但常有輕重不同的貧血,血沉可以加快。
6、腎功能檢查
腎臟是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有排出代謝廢物,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和滲透壓平衡,保留有用物質以及內分泌功能等。腎功能檢查的目的是要了解腎臟有無損害以及損害程度和損害部位。在急性腎盂腎炎,一般腎功能多無改變,偶有腎濃縮功能輕度障礙,但于治療后多可恢復。腎盂腎炎主要病變為腎髓質間質性炎癥,因此,腎小管及集合管首先受累,故早期就可以有腎小管功能障礙。
溫馨提示
泌尿感染患者在飲食方面多補充一些營養。由于細菌入侵體內,集體的防御能力變差,導致尿路感染反復發作。因此,在治療的同時要加強飲食的調養。多吃益腎的食物,如瘦肉、木耳、魚蝦等。還可吃一些解毒利尿的,如綠豆湯、梨等;少食菠菜,禁止煙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