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患者在治療之前,手先要進行診斷,那么脈管炎診斷標準是什么呢?要根據患者的一些病癥去進行診斷。
解析如何診斷脈管炎
脈管炎這一疾病在進行相應的治療之前,先要確診,這就需要治療脈管炎診斷標準。現在先來看看脈管炎是什么病,然后進一步去明確脈管炎診斷標準。
脈管炎主要侵犯中小動脈,如動脈、脛前、脛后動脈、股動脈、尺、橈動脈等,多發生于下肢,約占70—80%。其它如腦、肺、心臟、腎臟和腸系膜等血管被侵犯者,卻很少見。被侵犯的動脈呈節段性串珠樣,日久呈條索狀,形成血栓阻塞,引起肢體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出現缺氧,甚至發生潰爛、壞疽。
自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祖國醫學精述其病因為“元氣虧損,心腎不調”,寒濕下受,客于經絡,氣滯血瘀,陽氣不能下達所致。
中醫稱脈管炎為脫疽,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癰疽篇”中已有記載。全國各地均有發病,多見于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青壯年男性多見,嚴重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
現代醫學,于1879年才發現本病,此后進行了臨床觀察和病理變化研究,至1908年才始定名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至今已百余年。
在治療脈管炎的時候,一生都會參照脈管炎診斷的標準,來給患者診斷,從而做出相應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