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輸卵管癌的病因與輸卵管細菌、病毒感染, 輸卵管積水、積膿,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人形支原體等感染有關。對該類疾病宜及時進行治療,以減少對輸卵管的惡性刺激。同時,要預防為主,重視個人衛生,加強經期防護,潔身自愛,拒絕多個性伙伴,避免性病傳播。那么,原發性輸卵管癌的病因具體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輸卵管癌的發病因素并未完全明了。由于患者多伴有慢性輸卵管炎,不孕的比例高,過去常有急性輸卵管炎的病史,輸卵管標本中均有慢性炎性細胞存在,因此推斷輸卵管慢性炎可能與輸卵管癌的發病有關。但是慢性輸卵管炎是一種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在輸卵管炎發生率高的人群中并未見輸卵管癌的發病率增高。畢竟輸卵管癌是一種很少見的惡性腫瘤,在病理檢查時常見患側伴隨慢性輸卵管炎,而另一側則無明顯炎癥現象,因此也有可能輸卵管炎性變化是繼發于輸卵管癌之后。另外也有報道輸卵管癌與輸卵管結核并存,輸卵管癌發生于輸卵管結扎之后,這些也有可能為輸卵管癌的發病因素。
(二)發病機制
原發性輸卵管癌絕大多數是乳頭狀腺癌,占90%,其他的組織類型有透明細胞癌、鱗癌、腺棘癌、腺鱗癌、黏液癌及子宮內膜樣癌等。
1.大體形態
輸卵管癌因腫瘤大小及生長部位不同,而在標本巨檢上有不同表現。總的呈輸卵管增粗、不規則形或紡錘形。早期腫瘤限于黏膜層時,僅在手術時見輸卵管小結節狀增粗,觸診可及柔軟結節。若侵犯肌層則結節或腫塊硬度增加,若未侵犯漿膜層則漿膜面光滑。當管腔內充滿腫瘤組織時,輸卵管可呈香腸或臘腸形。輸卵管剖面見腔內有菜花樣組織充塞,有時還可見壞死團塊。
2.組織學分型
Hu、Taymor及Hertig等將輸卵管癌的組織學分型分為3級,這是當今被采用最多的組織分型。
1級乳頭型,腫瘤局限于黏膜,無肌層浸潤。腫瘤呈乳頭狀向腔內突出。乳頭被覆柱狀立方上皮,復層排列,形態不規則,極性消失。核染色深,有分裂象。常可見到正常黏膜與癌的過渡區。